太皇太后娘娘已經把話說到這裡了,再多的話也不用說了。
她瞅著顧紫重木訥的表情,便已經知道顧紫重的心裡在想些什麼了。
太皇太后娘娘倒也大方,輕輕拍了拍顧紫重的肩膀,道“紫重,我知道你很為難。所以我今天和你說的話,權當是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知心話吧。”
話不必再多說了,顧紫重已經在心裡有了底。
說到底,皇上還是對子善哥不放心。
所以說金陵兵營的實力越厲害,相反,朝廷越是擔心。
現在正在國家動『蕩』的時候,還是要先平定叛軍,再打敗來犯者,等天下太平了,百姓們安居樂業了,皇族自己的事再解決吧。
這或許就是朝中大臣的想法。
很多為國盡力的人都是這麼想的。
他們不一定是金陵朱家的對手,相反,有的可能還是挺欣賞金陵朱家的。
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外來侵犯的人都那麼多了,叛軍也不少了,所以皇帝位置的討論就先放一放吧。
這是忠臣的想法。
顧紫重明白,她只是對太皇太后娘娘點了點頭。
朝廷都希望朱常禧能夠放棄兵權。
可是金陵兵營跟了朱常禧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都是有感情的好兄弟。
朱常禧可以說,我放棄兵權。
可是下面的兵都不幹啊,換個將帥他們不適應。
所以這種事情不是顧紫重能夠說了算的,更不是朱常禧自己能夠決定的。
太皇太后娘娘這一會兒來找,或許只是給點壓力吧。
顧紫重記在了心頭,不過她沒有主意,也沒有必要放在心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太皇太后娘娘畢竟是耄耋之年了,不可能說『逼』著顧紫重再去說服兵營裡的每個士兵吧?
她還是為了她的孫兒著想,為了現在的皇上著想的。
各家有各家難唸的經。
顧紫重自然就不會去管皇上了。
所以說感情說了歸說,說過之後該咋辦還咋辦。
顧紫重沒少去兵營轉悠。
吳一城和顧世子兩個人把新招募來的兩萬人給訓得像個兵樣子了。
最起碼拿著長槍短刀,士兵們不會發顫。
這是吳一城很欣慰的。
而且顧家也把糧食問題給解決了。
兵營裡計程車兵鍋裡又能看到肉了,大家夥兒都很高興。
吳一城也沒白費功夫,這一趟功夫下來,這幾年的兩萬士兵,就算沒有太強的戰鬥力,上了戰場最起碼也能有氣勢。
這就算是金陵兵營的二隊吧。
一隊現在估計正在榆林和韃靼人對抗呢。
瓦刺人也很強。
大明混到現在不容易,從太祖太宗開始,大明就是東方的強國。
誰知道混到現在,成了這個樣子了。
不過還好,江南一帶和川蜀一帶的收成還算可以吧。
南方人都把太平日子歸功於朱常禧了。
南方有個朱姓的子孫,叫朱常禧,這傢伙老厲害了。
百姓都認準他了,因為他能打勝仗。
所以金陵兵營裡的這兩萬人,雖然都是互相不認識的,有的甚至還在準備來年的種子呢,火急火燎地就過來參軍了。
南方的百姓夠意思。
吳一城感到很欣慰,也感到很神氣,畢竟這些兵都是他招募來的。
呸,不要臉!還不是因為打著人家朱常禧的名號嗎?
反正吳一城心裡挺美的,現在金陵城倘若再有叛軍來犯,這些士兵就讓叛軍吃炮子。
他們的功夫不亞於神機營。
手裡拿著火槍火炮,就是過癮。
顧紫重來金陵兵營看了幾次,吳一城在顧紫重的面前就開始吹,這些兵怎麼怎麼厲害。
反正顧紫重聽了以後很高興。
顧紫重一直也沒問,這一次抓住機會了,好好問一問吳兄弟“你們兄弟五個人,怎麼就回來你一個人?”
吳一城當即就不高興了“少夫人,您這是懷疑我啊。我們五個人,他們四個都浴血奮戰,就我一個跑回來了?”
顧紫重不是那個意思。
不過被吳一城一問,顧紫重頓時變得膽怯了起來。
的確,她這麼問還真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