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姨娘成天跟著顧紫重,對顧紫重的心思也是十分地瞭解。
看到顧紫重這樣,崔姨娘只能嘆息。
等清兒離開的時候,崔姨娘冷不丁地過來到她身邊,很是親切地勸了她一句:“少夫人,老身說一句我不該說的話。”
顧紫重眉目豎了起來。
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正好心情也不好,所以讓崔姨娘不要說了:“姨娘還是去幹點別的事吧,紫重現在正是心情不敢的時候。”
崔姨娘欲言又止,只好嘆息一聲,扭頭準備要離開。
可是顧紫重卻小臉子紅,又把姨娘給拉了回來:“姨娘,您先等一下。”
崔姨娘嘴角露出壞笑來。
她就知道少夫人肯定會挽留她的。
果然,顧紫重很是不情願地請崔姨娘把話說明白。
崔姨娘只是微笑著道:“少夫人待他人太過認真了。朱子琴朱將軍不過就是我行我素的樣子,您何以如此較真呢?”
這話不好聽,不過卻是十分準確地戳中了顧紫重的心坎。
顧紫重沉吟不語。
崔姨娘幾步走了過來,放低了聲音,道:“少夫人,朱將軍他沒有惡意。他心裡還是念著您的好處的。”
顧紫重這才露出了笑意。
崔姨娘只給她留下了一句話:“倘若少夫人對人家真的好,是你的人,他就是你的人。不是你的人,你想抓也抓不住啊。”
顧紫重陷入了沉思。
崔姨娘起身離開了。
顧紫重在心裡反覆思考著這個問題。
她還是機心太重了。
前世她在後宮裡遇到的人基本上都是無利不起早。她看人也是太過小心。
如今她什麼都能原諒,就是有人背叛她,不能讓她原諒。
朱子琴也不是背叛她,就是對她沒有推心置腹而已。
可是她的敏感神經已經緊繃了起來。
沒有法子。
她在床上躺了很久。
直到晚上的時候,清兒輕輕推開房門,進來給她送粥喝。
顧紫重很開心,坐了起身子來。
她現在感覺清兒對她是最好的。
母以子為貴。
以後她在金陵朱家當中的位置,全靠清兒說了算了。
清兒一面喂她喝粥,一面對她說了一些閒事:“孃親,我聽說康勉王病重了,馬上就要斷氣了。”
怎麼清兒也聽說過這樣的話?
顧紫重笑了出來,不過笑容卻是讓人覺得很苦。
“你是聽誰說的?”顧紫重苦澀地問。
清兒頓了一頓,笑得很小心,好像生怕別人生氣似的:“也沒有什麼人。我就是道聽途說的。你們整天在說這事,我自然也聽說了。而且我還聽說了,康勉王得了不治之症,行將朽木,不能下床了。當今的皇上聽到了這個訊息,高興地簡直就要蹦起來。”
嗯,他當然是高興地都要蹦起來了。
天下都是他的,他正想著如何將天下的兵權都收回朝廷呢。
顧紫重又問清兒,這個訊息是從哪裡聽來的。
清兒道:“我這兩天去過兵營,在兵營那裡聽幾位叔叔們說的。康勉王將死,西南要亂,所以皇上正準備要藉機會派兵過去呢。康勉王的兒子不會帶兵,所以小皇帝根本就不拿康勉王的幾個兒子放在心中。”
呦,連這個都聽說了?
顧紫重輕輕撫摸著清兒的小腦袋,隨即問道:“那以你之見,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好?”
清兒當即便道:“我們應當和東北遼王聯合起來,西北的將軍們也都打一打招呼。要不然小皇帝對我們各個擊破,我們可就全完了。”
顧紫重雖然很驕傲,不過更多的是驚訝。
她原來一直以為在金陵朱家裡,數她最厲害了。
因為一般世子夫人,相夫教子就行了,還懂什麼朝廷的大問題?
哪個女孩子家會這麼做呢?
可是顧紫重卻做到了。
顧紫重沒有想到,她的親生兒子,居然更加地厲害。
小小年紀,便知道籠絡人心的道理。
看來清兒沒少在兵營混跡啊。
百聞不如一見!
從前顧紫重都是聽說誰誰誰誰小小年紀就厲害……
她對此都是很不屑的。
不過這一次不同,她信了。
她也很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