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對金陵毫無辦法,所以硬著頭皮去見太皇太后娘娘了。
太皇太后娘娘得知皇上要見她,反而輕聲笑了。
太皇太后娘娘讓自己的兒媳婦去見自己的孫兒。
太后娘娘也不過年剛三十而已,她對朝政的許多事情都還不懂。
不過既然母后讓她去,她就去了。
小皇帝剛一進慈寧宮,當即怔住了。
是他好久不見的母后來見他了。
他趕緊下跪。
太后娘娘唉聲嘆氣,反而很關心他,趕緊過去把他給攙扶了起來:“小東西,你自從做了皇上,便將孃親拋卻到了腦後了吧?”
小皇帝連連解釋。
畢竟朝廷大事是國家大事。
小皇帝想要奮發圖強,把大明的輝煌再復原了。
的確,洪武大帝和永樂皇帝把大明治理成了太平盛世,而且整個世界都尊稱為東方大國。
可是僅僅兩百年,大明已經破爛不堪了。
小皇帝有勵精圖治的心,卻越發感覺自己沒有那個精力了。
在他眼中,金陵是一個禍患。
金陵朱家表面上依附於朝廷,可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小皇帝畢竟想的事情太多了。
他在母后的面前訴起了苦來,苦得稀里嘩啦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
太后娘娘自然抱著他,哭得比他還厲害。
母子兩個好像是一對難兄難弟。
小皇哭泣了一番,然後從母親懷抱當中抽身,向後退了一步站直了身子,道:“母親,孩兒今天要換一個年號,改我自己的名字。不把大明再治理好了,我絕不罷休。”
母以子貴,在這種情況之下,太后娘娘就聽小皇帝的。
小皇帝是大明多少年以來的勵精圖治者,太后娘娘很高興。
小皇帝知道,自己這一次做事太過直白,得罪了金陵朱家。
他並沒有聽太皇太后娘娘的話,所以沒有臉再去見太皇太后娘娘了。
他回了朝廷,昭告天下,改年號為“崇禎”,改自己的諡號為“思”,他要反思自己,反思先輩。
這個年號傳到了金陵。
顧紫重怔了又怔。
前世的時候她的義子就是取的這個年號。
不過今生她壓根兒就沒有進後宮,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義子”之說了。
不知道她前世的那個義子,如今在哪裡。
顧紫重還怪想念這個孩子的。
前世的時候她讓義子給殺了,今生她只怕要讓這個小皇帝給為難死了。
就這麼辦吧。
顧紫重上摺子,表示自己贊同皇上的做法,還對皇上這麼做,大行稱頌了一番。
小皇帝手捧著摺子,嘴上笑著,心裡卻不這麼想。
顧紫重這個時候突然諂媚,讓他覺得好笑,也好氣。
唉,不管怎麼說吧,反正這個時候小皇帝是明白了,他自己一時得糊塗,卻把自己最大的後臺給得罪了。
金陵朱家,那可是朝廷的頂樑柱,他怎麼可以這般無禮?
世人都覺得,當今的皇上殺了一個他們最為討厭的宦官,解了百姓心頭的恨。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小皇帝太過自信,迷之自信,差點把他推向了火坑啊。
小皇帝趕緊下了旨,和金陵朱家聊了聊家常話,說你這個我那個的。反正意思就是咱們是一家人。
顧紫重看著話,差點流了淚。
小皇帝這個人演得可真好。
她還沒有忘記當初小皇帝那咄咄逼人的態度呢。
崔姨娘和她聊天的時候,她都忍不住要拿這個來吐槽一下。
不過崔姨娘聽了,心裡卻總覺得彆扭。
崔姨娘直言道:“少夫人,不是老婦人我說句不敢聽的話。只是事實就是如此。”
她話還沒有說,就先這麼表態了嗎?
顧紫重倒是好奇,問她想說什麼。
崔姨娘道:“皇上突然客氣,很不正常啊。朱王爺現在還在京城待著呢。至於如何,至於情況怎麼樣,咱們都不清楚。所以說,您還是小心為上。”
顧紫重覺得有道理。
小皇帝心眼那麼多,他幹什麼會突然客氣啊。
顧紫重和皇上客氣客氣,那是顧紫重自己主動說的該說的話。
皇上客氣,那就不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