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也都能夠看得出來,所以大家都準備著要去迎合皇上。
振國公知道這一點,十分高興,寫信給顧紫重,讓家長的父老不用怕,皇上不會動怒的。
這就好辦了。
這樣的話大家都高興。
小皇帝也清楚,一時半會兒他也除不掉李自成和張獻忠,所以他還要為自己的百姓們儲存實力呢。
民間自發地要抵抗流民,募兵買槍買炮的,這都很正常。
小皇帝對這件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湊合著過去得了。
差不多,咱們得過且過吧。
不過小皇帝也確實違背了組訓。
百姓們都敢私自募兵,招兵買馬了,天下還姓朱嗎?
就連在慈寧宮的太皇太后娘娘,都不忍要說自己的孫兒幾句了。
不過小皇帝現在已經親政,把朝廷的大權緊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所以他還是想著要幹出自己的一番事業的。
百姓畢竟是百姓,能出什麼大事?
他們把李自成給打跑了,就不錯了,還生是非?
顧紫重在江蘇,自從接到了朝廷運送過來的糧食以後,便親自去把糧食分發下去了。
乾旱的地方,百姓們可以暫時緩解一下壓力。
這一年的糧食,他們是夠的。
就怕乾旱以後,影響來年的收成。
這倒是讓人著急的事。
不過天公還是有眼的。
暮春的時候,天終於降了大雨。
還來得及。
江南是魚米之鄉,收成自然會好的。
他們不愁吃喝了。
顧紫重還是要寫摺子,上書給皇上,說自己這裡多麼多麼美,糧食很多,這一切都是依賴於皇上的恩賜等等。
大家都高興了。
不過唯獨不高興的就是李自成了。
天一下雨,收成又起來了,他怎麼招兵買馬?
百姓都是沒有飯吃了,他才造反的。
現在農田的收成不錯,所以沒人願意加入到李自成的隊伍當中了。
這下子弄得李自成苦笑不得。
江蘇也還算是度過了危險期了吧。
顧紫重治理有方,受到了皇上的大力讚揚。
她不圖那個虛名。
對於她來說,皇上給的什麼獎勵,都是沒有用的。
:。文學館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