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伸手指向了顧紫重,道:“紫重,還是你分析得有道理。”
朱常禧閉上了嘴,他說什麼話,爹都不待見聽。
顧紫重道:“我們今天剛議論了朝廷,朝廷就來聖旨了。這也太過巧合了吧!”
朱王爺道:“不管怎樣,反正咱們不能再隔岸觀火了。當初先皇駕崩的時候,朱樂權膽敢把這訊息佈告天下,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可是太皇太后娘娘卻是沒有提及這件事情。足以說明朝廷的權力實在是太小了。”
朱常禧“嗯”聲道:“太皇太后娘娘已經拿不住朱樂權了。康冕王更加不可控制。咱們屬於不上不下的人家。咱們要不然就反,要不然就趕緊表態。否則咱們更加被動。”
對!
朱王爺也是點頭。
局勢逼迫著他們必須要做出選擇來。
他們要是一直拖下去,就是不表態,那麼無論康冕王,還是朱樂權,或者是朝廷,都將他們視做眼中釘。
他們手中的兵權也不小,兵力也不少。
既然這樣,他們完全可以傭兵自重,何必和康冕王,朱樂權他們勾結在一起呢?
他們先示好朝廷。
就這麼定了吧。
顧紫重建議道:“咱們就按照聖旨上說得做,總之是一心向著朝廷。”
對,對朝廷表示忠心,總歸是沒有錯的。
朱王爺也同意顧紫重的說法。
朱常禧當然答應了。
就這麼幹吧。
朱王爺連夜寫了摺子,派密使送去朝廷。
朱常禧招呼著顧世子,兩個年輕人也一起向皇上遞了摺子。
他們都表示願意跟從朝廷,保衛大明的江山。
果然,朝廷的人很滿意。
尤其是太皇太后娘娘,看了他們的摺子以後,樂得合不攏嘴了。
朝廷孤立無援,就需要金陵這樣的城來保護他們。
太皇太后娘娘趁機又給金陵下了一道懿旨,讓他們金陵的兵俑向山西一帶進發。
名義上說是為了防備韃靼人。
可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太皇太后娘娘想拿他們當擋箭牌,擋住西南的康冕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文學館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