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留宏話已經說到了這一點,也不再多談。
他給顧紫重留下了心驚膽戰。
顧紫重進了浣衣局,將衣服送進去之後便乖乖出來,整個人彷彿就是偷偷摸摸的。
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少夫人的氣勢就這樣被澆滅了。
出來的時候她心有餘悸。
記得之前的時候,她還看到浣衣局的劉公公呢。
如今劉公公也辭去了這個位置,回鄉養老去了。
這裡熟悉的人也就是朱留宏了。
顧紫重回憶起她曾經在這裡和朱留宏的場景。
那個時候還有黛蘭呢,也就是現在的黛妃,人家都成了太后一個級別的人了。
顧紫重回到了轎子上。
轎伕說他剛才看到幾個腰間別著刀的人經過這裡。
顧紫重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了。
她強裝鎮定,回了朱家去。
現在金陵城裡也沒有兵了,沒有將領了。
只留下婦孺,這就等於是空城了。
她時時刻刻都在擔心,生怕康冕王什麼時候會打過來。
她又害怕錦衣衛那些人什麼時候會突然衝進朱府,把她給抓起來。
錦衣衛進宅子裡面去抓人,這可是絲毫都不需要理由的。
記得前世的時候顧紫重就經常讓自己身邊的錦衣衛這麼做。
所以現在回憶起來,如梗在喉啊。
她也後怕。
錦衣衛和東廠的人直接聽皇上的命令,根本不用經過兵部的。
西廠更加變態。
她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了崔姨娘。
還真別說,崔姨娘做為一個過來人,對這種事情都已經是看開了。其實就如崔姨娘所說的那樣,錦衣衛他們雖然權力大,可是也不是無法無天的。
小皇帝需要依靠金陵朱家,那錦衣衛他們就是金陵朱家的保鏢才對。
他們怎麼會那麼傻?小皇帝不下命令,他們抓人幹什麼?
顧紫重還是擔心,她向崔姨娘打聽近來康冕王的情況。
雖然有密探會一直過來告訴顧紫重外面的情況,不過此時她的心已經亂了,恨不得一刻鐘問一遍。
昨天密探剛剛進來和她說過,康冕王的十萬大軍已經退回了川蜀,鎮守蜀道了。
康冕王見情況不太對勁,他才不會傻傻地出來,惹這個惹那個呢。
所以說京城周圍的明軍等於是耗著,什麼事情也不幹。
他們想幹點什麼事也沒有自由。
小皇帝已經下了令,讓明軍當中的所有士兵,什麼事都不要幹。
哪怕是買衣服買吃的,都要向參軍報告。
朱常禧也被父親冊封了一個御前將軍。
說白了,還是照顧皇上。
他不想照顧皇上,想衝鋒陷陣。
朱王爺不同意,現在可是大戰,要保護好皇上才行。
雖然父親嘴上這麼說,可是朱常禧明白,父親這是在保護他呢。
朱王爺就朱常禧這麼一個兒子,他可不能讓兒子丟了性命。
反正守衛京城的明軍加起來也有五萬人了。
康冕王他人再多,打過來的話,朝廷也可以和他碰碰拳頭。
朱常禧明白父親的意思,可是越是這樣,他越是憋的慌。
所以現在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韃靼人知道大明內部出現了問題,他們自顧不暇,所以不會管邊疆的。
趁著這個機會,韃子兵又是南下了幾次,把周邊的百姓給搶了一個遍。
離長城近的一些村落乾脆整體搬家了。
那些百姓開始向南遷移。
其中也不乏許多不種地的流民,開始報團,想要造反。
所以整個朝廷內憂外患,著實不易。
朱常禧知道任務重,凡事就不能隨心所欲了。
倘若他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一旦闖下大禍,那可就完了。
所以朱常禧識時務,該退後的時候就退後。
吳一城和朱子琴他們憋屈壞了。
他們真想揮師北上,直接把韃靼人給打回蒙古草原去。
今年大明的整體收成不錯,韃子兵就來搶。
他們真的是太過小看大明瞭。
朱子琴投奔朱常禧,就是為了要打仗的。
如今有仗不能打,他心裡很憋屈,直接去找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