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雖然大不敬,雖然不應該說出來。
可是對於現在的朱常禧來說,他不得不這樣說。
朝廷那邊對金陵的態度一向是曖昧不清的。
朱王爺和顧王爺兩位老者也因年老為由,被太皇太后娘娘給辭退了。
兩個人不得不告老還鄉。
雖然沒了權力,還好俸祿銀子還有。
朱王爺也算是安心回了金陵來。
朝廷的事他也不想管了,在朝廷裡攪和了一輩子了,什麼事也沒有攪和出來。
顧紫重安慰了子善哥,去見公公大人的時候,他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朱王爺都感覺挺愧對朝廷的:“先皇待我恩重如山,可是我呢,只顧著在朝廷裡攪和事情。至於真正地為了大明,為了百姓的事,我卻一件也沒有做。”
顧紫重當即便強硬道:“怎麼會呢,父親大人您當年北卻韃靼人數十里,這可是在朝廷的功勞賬簿上都記著呢。”
功勞賬簿?
朱王爺哈哈大笑,旋即臉色很難看。
最後他無力擺手:“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你也不要再提了。”
提了他也不想再回憶了。
朱王爺只是嘆息,或許人到晚年,對於朝廷裡的藩王之爭,他也看淡了吧。
“其實有沒有都是無所謂的。我也沒有什麼心思去爭了。只是苦了子善,他這個孩子將來的路還長著呢。我不得不給他留後路啊。”朱王爺一提這事,就是滿臉發愁。
顧紫重受公公大人的情緒感染,也是情緒低落。
最近朱家好像死寂一般,就連平常話多的崔姨娘,都好幾天沒有多說過一句話。
除了一些日常的安排之外,崔姨娘就沒有多嘴過。
顧紫重感覺陰森怪異,還特地把哥哥找來了。
哥哥向來讀書多,懂得也多。
顧紫重向他請求幫助。
可是顧世子他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書生而已,對這種情況,也是抱怨了幾句而已。
“紫重,朝廷都不要我們了。我們自然沒了耐心。前天這個時候,太皇太后娘娘的懿旨都已經下達了,說咱爹和朱王爺年事已高,就安心退了吧。朝廷都讓咱們退了,那咱們還管什麼破事幹什麼,管好咱們自己就行了。”顧世子滿口的不情願。
他看到了朱家的僕人一個個垂頭喪氣的,有的時候看人家不順眼,上去就是一巴掌。
顧紫重攔住了哥哥,把他給攆回家去了。
她還想著請哥哥來幫忙呢,這下倒好,哥哥來了更加野蠻。
看來這種負面的情緒已經蔓延開來,不能控制了。
顧紫重擔心家裡再出什麼亂子,另外一方面,也擔心孃家那裡再出什麼亂子。
不過幾天過去,什麼事也沒有。
她也就是擔心而已。
朱常禧倒是一個懂事的人,不再鬧,不再舉杯消愁了。
他一直在兵營裡忙活。
顧紫重心裡有所顧忌,直到子善哥這一天回家裡來,看她不對勁,逼問了她許久。
她才肯說實話:“咱爹自從收到了太皇太后娘娘的懿旨,便一病不起。我……不忍告訴你,是怕你分心,不能安排好兵營裡的事。”
她把話說完,頭都不敢抬起來,害怕和子善哥對視。
可是朱常禧卻反而很平靜,淡淡一笑,道:“唉,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家父為了朝廷一輩子操心,這一次終於沒他的事了。他應該感覺放鬆了才對。朱家應該由我來接手。朱常禧接過朱家的擔子,我還要到朝廷裡去鬧騰呢。”
顧紫重拉住了他的手,不想讓他再胡鬧。
皇帝年幼,這個時候藩王之間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一旦發生,那局面可就控制不住了。
顧紫重搖頭。
朱常禧就是看不慣她這一點:“我一個男人,怎麼就不能嘗試呢?你一直在我這裡哭哭啼啼的,成什麼體統?”
顧紫重乖了,不哭了。
朱常禧就把她一把拉過來,拽入了自己的懷抱當中。
顧紫重擔心是擔心,可是她知道說服不了子善哥。
朱常禧在她的額頭上吻了一下,低聲笑道:“紫重你放心,我肯定會讓你過上好日子。”
顧紫重想和他理論一下,現在的日子不就挺好的嗎?
朱常禧不會安心的,尤其是他現在這個樣子。
人不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