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禧親自將顧紫重的來信呈給了皇上。
皇上接了書信,心裡左右為難。
他受了太皇太后娘娘多年的壓制,到了現在都還生活在陰影當中呢。
外戚的壓力,讓小皇帝如在噩夢。
不過朱常禧倒是挺愛護自己老婆的,在許多事情上也是相信自己的老婆。
他感覺這件事情紫重說得對。
小皇帝很是信任朱常禧。
因為除了他對朱常禧有好感之外,好像他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地方的藩王世子們各個都有自己的心思,誰會把你小皇上放在眼裡?
小皇帝年紀不夠,心機肯定更少啊。
不少的藩王都想作壁上觀,看看朝廷的笑話呢。
結果沒有想到,金陵朱家插了一槓子,讓地方的藩王們都氣憤不已。
不過畢竟小皇帝開心了,他有了自己可以依靠的人。
朱常禧這個時候在做著艱難的決定,他是該自己單幹,還是跟隨皇上呢?
單幹的話和那些造反的人沒有什麼區別,會被天下的百姓臭罵。
可是要是跟隨皇上的話,主動權就沒了。
萬一這個小皇帝是個窩囊廢呢?
朱常禧不能不防備著些,選擇君主,就好像是選擇丈夫一樣,要是選錯了,一輩子都是痛苦。
朱常禧都後悔自己把那幾個外戚的將軍給殺掉。
現在朝廷裡沒有人能夠控制小皇帝了。
他正琢磨呢,小皇帝把他請到了乾清宮去。
皇上發話了,他不能不去。
吳一城建議他佩戴寶劍進殿。
可是見皇上,誰能帶寶劍?
朱常禧好糾結。
不過皇上給他寬了心,准許他身著盔甲,佩戴寶劍進殿。
朱常禧愣了。
他照做,全副武裝進了乾清宮。
小皇帝正端坐著。
朱常禧打心眼裡還是打顫的,畢竟他不敢對皇上不敬。
廢話,誰敢輕易對皇上不敬呢?
朱常禧給自己找臺階下,心情也就放鬆多了。
小皇帝見了他,卻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哥哥一樣,請到了一邊。
兩個人面對面坐下。
小皇帝一點譜都沒有,見了朱常禧,好似見了自己的親兄弟一樣,拉著朱常禧的手就不鬆開了。
“朱哥哥,這次幸虧有了你。要不然我早就命喪亂臣刀下了。”小皇帝說得情真意切,激動不已。
朱常禧已經被感動了。
他還是從懷中摸出了那封書信,遞給了小皇帝。
小皇帝接了書信看了看,抿著唇,一臉的憋悶。
他沒有多說話,反而是把朱常禧給請到了皇位旁邊。
朱常禧跟著他走了兩步,額頭上就冒汗。
他急忙停住腳步,對著皇上行禮道:“常禧不過是普通的世子,怎能隨皇上一同上殿呢?”
臺階很高,他幸虧沒有上去。
小皇帝卻一面落淚一面道:“朱哥哥,朕的皇位是你給幫忙奪回來的。所以這有你一半。你先過來。”
朱常禧拗不過他,跟著他上了臺階。
到了龍椅旁邊,朱常禧哆哆嗦嗦,不敢坐下。
這個時候他想起了當初顧紫重說他的話了。
顧紫重說他為人怯懦,軟弱心太重,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一刻應驗了。
他就跟著上去,又能怎麼樣?
皇上讓他站立在一旁。皇上自己坐了下來。
皇上和他說著什麼共同治理天下……
他聽得厭煩了。
不過總之,他相信了皇上沒有那麼重的心機。
畢竟小皇帝也就十四五歲,這才屁大點的孩子,懂什麼?
他懂的事無非就是下面有人要害他,他害怕了,請求地方援助嘛!
朱常禧也就放了心。
他始終還是邁不過去那道坎,畢竟起兵造反,這需要勇氣。
大明各地的藩王不少,朱常禧要是起兵造反,只怕會引火燒身。
現在挺好,最起碼朱常禧落得個護駕的名頭,在百姓眼裡,朱常禧就是忠臣。
朱常禧回了自己的宅院裡,閉門不出,也不見客。
朝廷上下都炸了鍋,畢竟外戚居然想要逼宮,這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