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冬,朱常禧從京師回來了。
不過是帶著一身的疲憊。
此時的西北已經被祖大壽和洪承疇給平了,李自成和張獻忠又沒了蹤影。
大明暫時又恢復了平靜。
皇上吐了一口氣,真旋,要不然祖宗的江山社稷都要丟了。
皇上放心了,朱常禧也放心了。
大家都放心了。
唯獨顧紫重不放心。
因為朱樂權這個時候已經在京師了,還一直找皇上說這個說那個的。
大戰年代,朝廷需要武將,需要能保衛國家的人才。
燕平南算一個吧。
這個時候朱樂權極力推薦自己的義子燕平南。
顧紫重一萬個不願意,打仗的時候你們沒影了,怎麼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你們都蹦出來了?
皇上也不傻,嘴上對付兩句,可是也就沒有下文了。
天下剛剛平定,皇上要論功行賞,賞了好多大臣。
可是唯獨朱姓的武將,皇上一個人也沒封賞。
朱炳天也算一個,他忙活了半天,結果連聲“謝謝”也沒撈到。
皇上心裡還想著呢,天下不就是朱家的嗎,你們身為朱家的人,為家裡出點力也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了,這只是表面的理由而已。
其實皇上還是怕,怕這幾個姓朱的不懷好意。
燕平南那個姓燕的,隨時也有可能造反。
沒辦法,先皇走的時候,沒有留下幾個能臣,皇上一個人挺孤獨的,也沒有人幫他,淨有人琢磨他了。
皇上不容易當啊,尤其是亂世,先皇的爛攤子留了下來。
大傢伙都不容易。
朱常禧回了金陵,全身可謂是破破爛爛。
不過顧紫重不在意,她只在意自己的子善哥是不是囫圇的一個人。
既然子善哥回來了,那她就放心多了。
這個時候顧世子也回來了。
不過大家都發現,金陵兵營的人沒有回來。
振國公沒有回來。
朱常禧告訴顧紫重,金陵兵營的兵馬都給了兵部了。
天下需要人把守,金陵兵營的人也是明軍的一部分。
朝廷開始回收兵權了。
以往朝廷收兵權也收了好多次,不過基本上都不成功。
可是這一次不一樣了,朝廷收了。
顧紫重好奇,不過她覺得這對子善哥來說應該是一個打擊吧。
所以她就不多問了。
就讓子善哥回來以後多休息休息。
顧世子卻找上了門。
這個時候他們兄弟兩個人已經情同手足了。
不過說實在話,隔閡肯定還是有的,畢竟當初大傢伙一攀比,就拿朱常禧和顧世子說事。
一說就是朱常禧功夫好,能帶兵,有出息。
而顧世子呢,就一個書呆子,呆頭呆腦,啥也不會。
這種言論還是讓顧世子很難受的。
現在好多了,畢竟顧世子也帶兵打了勝仗。
顧世子多次主動來找朱常禧。
朱常禧正睡午覺呢,也被顧世子從床上給拉起來。
顧世子直言相告:“哥哥,倘若你對朝廷的事不聞不問,那麼將來咱們出了事,你後悔都來不及。”
朱常禧已經無奈了,還要怎麼無奈啊。
皇上招他去,他就去。
皇上讓他走,他就走。
他算是朱姓當中對皇上最為忠誠的武將了,可是皇上用了他之後,就開始防備他。
對於皇上而言,朱常禧只有兩個下場,要麼被懷疑,要麼被利用。
朱常禧很難受,兄弟手足之情都哪裡去了。
還是帝王家最無情了。
朱常禧都恨不得自己不姓朱,要是當年他是他父親拐來的多好。
顧世子也很同情他,誰讓他能力這麼強呢。
可是畢竟事情擺在眼前,不解決不行啊。
顧世子就明說了:“你要是再不主動,皇上只能拋棄你了。朱樂權已經開始行動了,他要做下一個朱國公了。”
朱國公,好熟悉的名字。
當初朱國公在朝廷裡可謂一手遮天啊。
永陽公主當初不也是看不上顧紫重嗎?在排雲殿,在乾清宮,還是在萬花園。
顧紫重受盡了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