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悶死,不理睬她。
可是顧紫重軟磨硬泡的,顧母也受不了了。
顧母終於道出了實情。
回屋子裡,顧母倒不生氣了,反而有些無奈地嘆息,還主動給女兒倒了水,示意讓女兒坐下來。
顧紫重就依言坐了下來。
顧母指著她,道:“你鄉下的七大姑八大姨的,你都還記得嗎?”
都多長時間了,顧紫重哪裡記得那些人?
鄉下的都是母親孃家這邊的人。
父親這裡的姑姑們也都分散在大明各地呢,這麼長的時間不來往了,相互也都淡了關係。
三年不上門,是親也不親。
顧紫重哪裡有功夫記得那些人?
她有些沮喪,也有些不屑,搖搖頭。
顧母倒急了起來:“你這個孩子,怎麼忘了本了?”
顧紫重知道母親十分記掛鄉下的親人。
父親也是一個好男人,什麼事情都順著母親來。
鄉下的那些姨媽姨父什麼的,可沒少受了家父的恩惠。
所以金陵這一帶許多都是顧家的人。
尤其是母親鄉下的那些鄉親。
可是即便是這樣,也用不著這麼生氣吧?
顧紫重只是說不記得了而已,要是說她根本就不認識,母親還不氣死了?
顧紫重學得乖巧了起來,急忙拍著母親的後背,一面還給母親說好話:“我知道錯了。可是這幾年來我一直在金陵城裡待著呢。我可沒有回鄉下去看看,和人家也生疏了許多不是嗎?”
她的真誠讓母親內心的火氣稍微消了消。
不過顧母一拍桌子,道:“我想說的正是這事情。我告訴你啊,你的大婚就要定下來了,我這裡連人都湊不起來呢?你父親那裡估計也夠嗆。到時候你出嫁了,我們孃家這邊連個人都沒有,你不覺得羞愧嗎?”
是啊,誰出嫁,孃家這邊不是熱熱鬧鬧的?
顧紫重也突然驚住了,坐回位置上顯得很為難。
其實她心裡清楚,母親這是這她著想呢,所以她知道母親自然會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