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的也有道理。
顧紫重聽了她的話,在心裡記下了,免得兩廣朱家在尋生滋事。
她和唐纖楠在朱家住了兩天,浙臺一岸出事了。
顧紫重聽說又有大批的倭寇登了岸,而且明軍都已經撤走了。
這個時候在沿海地區的也就是幾百明軍而已,其他的都是百姓。
顧紫重嚇的幾乎要暈倒。
她趕緊詢問子善哥的情況。
朱王爺一聽這訊息,臉也鐵青了。
還好,來報的人說他們沒事,朱常禧和朱三子,吳一城還有那位郭公子,正在杭州軍大營裡和浙江總兵府的大人們喝酒呢。
還好他們沒去。
顧紫重暗自慶幸。
可是沿海駐紮的那幾百明軍卻都完了。
還有那些百姓,基本上都被殺了。
沿海一岸被洗劫一空。
顧紫重擔心著,在屋子裡來回踱步。
朱王爺也是擔心。
一家人都在朱王爺的書房裡坐著,這個時候顧王爺顧夫人,還有顧世子領著李囡玉也過來了。
一聽朱常禧沒事了,顧家一家人才鬆了口氣。
朱王爺道:“子善沒事還好,只是沿海的那些百姓呢,他們可遭殃了。”
顧夫人安慰他:“朱大哥,明明那個燕平南已經把倭寇給打跑了,誰又能想到倭人還會回來呢?”
顧王爺也是愁苦著臉:“這事不怨咱們,所以朝廷那裡咱們兩個必須要立刻上摺子。皇上不怪罪咱們,咱們得自己負荊請罪。要不然朝中的文官必然會彈劾咱們。”
朱王爺瞪了瞪眼睛:“顧老弟說的對,咱們趕緊去寫摺子去。”
他們把摺子送了去,才算放心。
過了一天,他們又聽說,朱常禧帶著浙江的明軍去了沿海,可是倭寇早跑了。
有幸存的百姓,卻說倭寇裡大多卻是海盜。
嚴嵩嚴世番他們父子的手下吧?
那些海盜禍害大明百姓不比倭寇差在哪。
朱王爺急得都跺腳:“這幫海盜,實在是沒有人性。”
顧王爺勸道:“既然百姓都被禍害了,咱們在這裡著急也沒有辦法。朝廷會想辦法的。”
顧紫重急道:“不能讓子善哥再去了,他要是再去,只怕要受牽連。”
朱王爺道:“應該不會,我連夜派人去見了浙江巡撫,撫臺大人可以替子善作證。南方這一帶基本上還是咱們的人,不用怕。”
顧紫重卻急得都哭了:“朝廷的文官可不是吃素的。東廠還有六扇門他們呢?怕就怕屈打成招,沒罪也成有罪了。”
她話說得這麼直白,因為她前世見這種情況太多了。
所以她急得額頭都青了。
朱王爺的確也是著急,喃喃道:“子善這個孩子,怎麼也不懂得點事啊?要是有點什麼責任,他想逃脫也逃脫不了。這種事情和他壓根兒就沒有關係。”
顧紫重實在坐不住,對子善哥放心不下,堅持要自己親自去杭州。
她要去找朱常禧。
唐纖楠原本應該回家的,現在郭公子也陷入了其中了,她能不著急嗎?
姐妹兩個一商量,連夜就出了家門,坐上馬車就出了金陵了。
等馬車在路上奔波了半個時辰了,兩個人的情緒才平靜下來。
情緒都被顛簸的路給晃悠沒了。
兩個人喘了粗氣。
顧紫重低頭去掏袋子。
這才掏出來幾塊燒餅,還有兩壺水,再來了一點紅豆餅。
這些都是李囡玉給她準備的。
她拿起紅豆餅來,在微弱的燭光下瞧著,樣子那般的鮮豔。
她微笑著道:“還是李囡玉明白我的心思,知道我喜歡這口。”
唐纖楠也是被顛簸餓了。
她們兩個人分著吃了。
顧紫重心裡不能平靜,唐纖楠還安慰她。
兩個人互相聊了兩句,都困了,眯縫著眼睛漸漸入睡了。
朱家這邊都不知道顧紫重擅自離開了。
等到第二天一早,家裡的人才發現他們小兩口的屋子裡空著,沒有人。
朱王爺一聽這話,都從床上翻了下來,趕緊詢問情況。
可是幾個僕人都不知道她去了哪裡。
直到朱王爺去詢問了朱家的馬伕,才知道她昨夜已經趁著夜色出了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