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2 / 4)

小說:薛蟠之閒話紅樓 作者:炒作

,全然不知的過日子。卻還留在一幅不知所云的畫,正好被薛蟠得了。

要說薛蟠最初是怎麼聯想到的,他不得不說世間的事情還真的半靠天意。昨日看到了馮淵有些狼狽的樣子,薛蟠直覺地感到那與‘竹馬踉蹡衝淖去’過於接近。衣衫帶泥的馮淵,何不像是騎著竹馬衝入泥潭的濺的滿身是泥的樣子。竹馬非馬,遇水稱馮,衝淖更濁,似入深淵。

這一邊確定了,還有一頭呢?才念著呢,訊息卻是馬上就來了。

話說馮淵給了銀子贖下了香菱,對她千好百好之後,香菱總算是不那麼沉默了,她也承認了自己是被拐賣的,大約是小時候三四歲的樣子,不過實在不記得家在哪裡了。

那頭荊芥與黃芪查清楚了這貨人販子的窩點,原來他們其中幾條大線都被郇旪誤打誤撞地給清理掉了。這些人販子落網之後,被關了起來,對於香菱的來歷也就老實招供了,是從蘇州拐來的。

“大爺,這姑娘眉間的硃砂痣很特別,小的按照她走失的年紀去蘇州細查,就發現了她應該是鄉宦甄費的女兒。甄費做過小官,不過不久之後就辭了官職,定居在了蘇州,有個女兒,本名英蓮,也是眉間有胭脂痣。大概九年前,他的女兒在廟會中丟了,後來他家起了大火,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他了。別人說甄先生可能像他的字‘士隱’那樣,真的隱居深山了。”荊芥回來之後,將這個事情稟告給了薛蟠,“原來甄費就住在閶門一帶,十里街仁清巷那裡的葫蘆廟邊上。”

薛蟠驟然停下了手中的筆,他看向了另一首詩:‘滿帽秋風入剡,半帆寒日遊吳。問子行裝何在?帶間笑指葫蘆。’甄士隱、真事隱,還在葫蘆巷邊上,難道真的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甄費字士隱,它取自《禮疏》‘遭真事隱去也。’說的是適逢亂世,道德違費,不如隱而不仕,這與前朝的遺臣何其相似。還有住的地方也與詩對上了,‘剡吳’就是蘇浙一帶,吳地更是明指了蘇州,那麼‘葫蘆’會就是那個葫蘆廟嗎?

薛蟠突然覺得不可思議,要這是真的,那麼馮淵與甄英蓮的緣分可以說是上天註定的。他們的祖輩都是前朝遺臣,保管著重要的遺物,卻因為各種原因再也沒有見面。偏偏子孫又因為天意而遇到了,一個雖風流卻為另一個痴心悔改,一個雖過往悽慘卻也能有個好姻緣了。要真是如此,自己還是要從一份大禮,也算是成全了這段天意。

與薛父說了自己的猜測,這次薛蟠一個人也沒帶,改裝獨自去了蘇州,就是不願意被其他人發現。到了仁清巷,薛蟠看了被燒燬的甄家府邸,他搖搖頭,這裡面荒廢了十年,也是沒有東西了,聽聞以前甄士隱一家人也是樂善好施,過的是賞竹弄花的日子,世事當真無常。

不過薛蟠沒有放棄,他又夜探了葫蘆廟,居然真的讓他在屋簷的夾層中找到了一件繡著地圖的袈裟,這次是寶藏墓地的詳細地圖了。這個靈感還要感謝還在腦中還殘留的武俠故事。在廟中藏有袈裟之類的故事,真的有人用在了現實中。

薛蟠假設,甄士隱失去了女兒悲痛欲絕,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到底是誰,於是把東西藏到了寺廟中,這也與詩文相合了。還有就是等於他把袈裟的歸屬權給了佛祖,看看後來的人是不是與佛有緣的人。

夏桂後來知道了薛蟠的這個經歷,更加感概,她看的石頭記比薛蟠要全,自然是知道了原本應該是馮淵贖回香菱時,被薛呆子打死了,香菱成為了呆霸王的小妾。要是按照這個故事發展,薛、馮、甄其實本就有因為祖上所牽連,可惜卻活生生地斷了緣分。

薛蟠也只能說一句,這恐怕就是天意難料吧。自己做的事情,也算是積了善緣。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雷霆夜深扔了一顆地雷~o(n_n)o

第八十章

寶藏的下落已經弄明白了;薛蟠為此在馮淵迎娶甄英蓮的時候;隨了一份大禮。就說馮淵是個傻大白;他也沒有覺得這麼重的禮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這場婚禮中有什麼變化;就是馮淵把納妾變成了娶妻,因為薛蟠給的證據表明甄英蓮的真實身份應該是個書香門第的大小姐,與馮淵這個父母雙亡只有薄產的鄉紳子弟也算是般配了,加之馮淵對於甄英蓮的寵愛,更是樂於見到這個結果。可惜甄士隱不知去了哪裡雲遊,而甄英蓮的母親在幾年前已經過世。馮淵當然是想要找到岳父的,這也合了薛蟠的心意;甄士隱說不定是唯一知道當初的內情的人了。

關於這批寶藏;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是銀子還是武器,洛氏王朝還有沒有其他的人留下來;這都些問題薛蟠都想要搞清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