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後方浪費唾沫。但唾沫也分貴賤,像我這號的就噴出十斤去都不頂肥料用,可到了真正行家嘴裡就鍍了金,經過兩人三番五次的酒杯推演後得出一個令我不安的結論,若是開仗,水軍是其中關鍵。
一是季節氣候,那邊熱得晚冷得早,戰事的週期性強,一蹴而就的可能性不大,步步為營的戰略意向雖保守,卻是最穩妥的辦法。一旦戰期被拉長,這就給後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因為朝野輿論壓力。薛仁貴打算在北邊經營的計劃被打亂,不得不提前動手。所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到了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裡最基本的保障得不到滿足時候,沿海水運的優勢就突顯出來。
如今條件有限,離戰場最近的饒樂、松漠、建安洲都督府都沒有能力擔負這麼大的後勤補助,而安東和遼城州都護府自保都難,更別提供應大軍所需的補給。大批的物資得從登州以南起運。若只陸路一條的話,路途遙遠,成本高昂。這個問題在朝廷大興沿海港口後貌似得到了解決,逐漸興旺的沿海航運給陸路運輸緩解了一部分壓力的同時。也讓統治階層深入瞭解了海運的戰略意義。
用裴行儉的話說,這次水軍的作用至關重要,而這麼大規模的使用艦船在華夏數千年曆史上也屬空前絕後。
看來薛仁貴這陸、海軍總司令的壓力不小啊,如今北方繁榮,南方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