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調查會、座談會等。要了解農業情況,解決農業問題,就上農村生產隊去謀。要了解工業情況,解決工業問題,就上工廠車間去謀。要了解科研情況,解決科研問題,就上研究室去謀。要了解教育情況,解決教育問題,就上學校課堂去謀。要了解商業情況,解決商業問題,就上商店櫃檯去謀。要了解軍隊情況,解決軍隊問題,就上連隊去謀。總之,“一切新事物都出在第一線,領導人員的頭腦,只能起一個加工廠的作用。我們要使自己的頭腦跟上迅猛發展的新形勢,必須多謀於各條戰線的第一線。”
什麼叫善斷?就是“在多謀的基礎上善於判斷,善於下決心,少謀武斷不行。”窮於應付,無法邁開腿上第一線去,根本不同人家商量,就下判斷,這叫武斷;還有一種,有謀無斷,想來想去,猶猶豫豫,下不了決心,不果斷,也不行。“多謀就能穩準,善斷就能好快。”為此,作者在文中還講了一段有關袁紹的故事,說:袁紹出身望族,四世居三公位,在封建士大夫中威信很高,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兵強馬壯,有幾十萬軍隊,號稱長戟百萬,胡騎千群。那時曹操只有四萬兵。可是幾年之間,袁紹就被曹操徹底打垮了。曹操部下有個參謀叫郭嘉,批評袁紹的要害是“性遲而多疑”,“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既不敏感,又不果斷,結果垮了臺。
作者由此認為,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武器,有一整套馬克思主義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完全可以做到多謀善斷”。〔14〕
這篇文章得到華國鋒的贊同,很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文章肯定了“抓綱治國”的方針。作者開宗明義地指出:“1978年是抓綱治國三年大見成效重要的一年”。在這樣一種形勢下,“我們應當以怎樣的精神狀態跨進這新的一年?”這當然很合華國鋒的口味。第二,雖然作者提出要“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但畢竟沒有直接批評“兩個凡是”。所以,文章的主基調是華國鋒可以接受的。幾個月後,《理論動態》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此後,華國鋒也就不再支援這個刊物了。
1月5日,《理論動態》發表《農村集市貿易是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嗎?》。4月15日,又發表了《怎樣看待正當的家庭副業?》。兩篇文章批駁了多年來一直盛行的“資本主義自發傾向”的說法,認為農民經營的自留地和正當的家庭副業不是資本主義的東西,以這種從屬性的經濟為其存在的主要基礎的集市貿易,“當然也不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文章說,保留社員家庭副業有其客觀必然性,如果把家庭副業當做“資本主義尾巴”割掉的話,就是在實行一種“愚蠢”的政策。這兩篇文章後來在《人民日報》上公開發表了,引起很大影響。
《理論動態》有這麼大的影響,主要還在於它“燃起關於真理標準討論之火”。作為一個面向共產黨的領導幹部的思想理論刊物,《理論動態》以其內容和特點見長,在共產黨內產生的巨大影響是可想而知的。胡耀邦在談起這一刊物的作用時說,別看這個刊物小,辦好了以後,“等於我們辦了另外一個黨校”。〔15〕真理標準大討論開展起來後,《理論動態》的影響就更大了,以至胡耀邦在同《理論動態》組的成員談話時頗為深情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死後,要寫上一筆,生前辦過《理論動態》。〔16〕
。。
1。 小刊物發揮了驚天作用,胡耀邦說,我死後要寫上一筆(6)
幾乎就在同時,鄧小平對胡耀邦誇獎說,你們的《理論動態》,班子很不錯啊!你們的一些同志很看了一些書啊!不要搞散了,這是個好班子。〔17〕
2。 一個常識性問題引起的討論(1)
“兩個凡是”提出之後,很多人開始以此為標準來判斷是非,真理標準問題被搞亂了。為此,1977年8月25日,《理論動態》發表了一篇文章,批評“風派人物”。文章是胡耀邦審定的。其中說道,這種“風派人物”對待是非,不是以客觀實際為準,而是以“小道訊息”為準,以某些“權威”的意見為準,“以報紙刊物上的提法為準”。
在毛澤東逝世一週年之際,陳雲、聶榮臻、徐向前分別寫了紀念文章。聶榮臻在文章中說,我們的一切正確思想,歸根到底,“只能從實踐中來,從實際經驗中來,並且必須回到實踐中去,透過實際經驗的檢驗。”他甚至表示,我們學習和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要掌握它的精神實質,學習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基本原理當做行動指南,“反對把馬克思列寧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