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中國選擇了分裂
那一年,中國選擇了分裂
從正統的歷史趨勢論的角度來看,赤壁之戰的結果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因為歷史的趨勢是統一,赤壁之戰的結果恰恰是阻止了中國最大的軍事力量正在進行的統一步伐,而開啟了一個長期分裂的局面。既便如此,我們依然不認為赤壁之戰有那麼差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說,就是分裂孕育著新的統一。
是的,赤壁之敗沉重地阻礙了曹操的統一步伐,使他在有生之年再也無法完成他一統天下的心願。但是即便是赤壁之戰戰勝了,曹操統一天下的道路也並不會一帆風順。確切地說,在建安十三年,中國實現統一的條件尚不具備,而阻礙統一的因素也不止戰爭一條。
且先看北方。建安十三年,曹操不過剛剛完成了河北的平定,北方雖平,但是否能夠經得住和平的考驗尚需時間來檢驗。而就在赤壁之戰後的數年之內,許都縱火案凸顯了漢室舊官僚的不滿、魏諷謀反案凸顯了曹操政權與知識分子階層深刻的矛盾、烏丸能臣叛亂凸顯了北方少數邊界*根源未消。曹操政權內部和後方均不牢靠。何況關西有馬超、韓遂、隴西有羌、氐諸族、漢中有張魯、蜀中有劉璋,一一平定也絕非易事。
換一個角度來看,建安十三年的統一趨勢未必符合人民的利益。我們總是在說統一是順應民意之舉。但在赤壁之戰的前後,無論北方人還是南方人似乎都認為分裂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益。北方人長期苦於戰亂和瘟疫,亟需一個和平的生存環境,北方的區域性統一已經足夠滿足小農生活的環境需求,至於將南方也統一進來,對他們沒有任何直接利益,他們並不關心。相反,大規模地徵兵和徵收賦稅反而會使他們對統一戰爭產生反感。南方人既有本土人也有避難南渡的北人,他們都已習慣於南方長期以來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較為平和的政治環境,而視北方為兇惡災難之地,不願與北方結為一體,更對北方勢力的南侵產生本能的反抗。這就是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獲勝的群眾基礎,也是孫權數十年奉行保守主義路線的施政基礎。
歷史的車輪是永遠向著統一邁進的,但這並不否認在有些時候,車輪會向後倒退。而倒退可能因為車軸不夠靈活,也可能因為輪下磕上了磚石。倒退或許是為了更好更快地前進。我們在一千八百年後品咂的這並不深奧的道理,卻是那些作為英雄的當事人絕想不到的。
下一章:“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敵人”——赤壁戰後的孫劉關係 。 想看書來
“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敵人”
電影《赤壁》的最後一幕更像是一個黑幫片的結尾,被打敗的黑幫教父殘喘面對著自己垮掉的基業,因為聯盟而擊敗他的兩個小頭目也傷痕累累。兩相對峙之間,就不免要你來我往一些爭鋒相對而又富有深意的對白。其中曹操就指著劉備對周瑜說:“朋友?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敵人。”由於時間所限,影片很快便煞了尾。然而孫、劉兩家複雜微妙的關係卻在赤壁之戰後的十幾年內逐步印證著曹操這句關於朋友與敵人的論斷。
因為共同的利益,原本並沒有任何交情的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組建成了聯盟,並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在聯絡到國共聯盟的抗戰勝利、美蘇聯盟的二戰勝利等經典案例之後,我們會得到這樣的結論:聯盟的勝利從來不會帶來聯盟的繼續鞏固,相反會造成聯盟雙方迅速走向對抗。孫劉聯盟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徹底破裂僅僅用了七年。在這七年間,劉備集團的變化最為迅猛。劉備以荊州為立身之地後,向西進軍,吞併了巴蜀的劉璋政權,完成了周瑜死前要做的事情。而孫權集團沒有太大的拓展,只是在合肥、濡須口一帶尋求針對曹操的積極防禦新的突破口,但也只是無功而返。建安二十年,孫權聽說劉備已經奪取了益州,便向劉備所要荊州。但劉備卻說等取了涼州再還荊州。孫權終於忍無可忍,派呂蒙進攻劉備治下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也毫不示弱,親自從蜀中帶了五萬大軍來和孫權爭荊州,孫劉聯盟由此徹底破裂。
孫劉聯盟的破裂根源還是在荊州所有權的歸屬問題。具體來看,則早在孫、劉尚未結盟之時就埋下了將來對抗的種子。我在之前的章節提到過諸葛亮為劉備所謀劃的“三分天下”戰略和魯肅為孫權所謀劃的“兩分天下”的戰略,這兩份遠景規劃後來成為了劉備、孫權兩大集團的行動指南。但兩相比較,諸葛亮和魯肅不約而同地將“先取荊州”作為各自戰略的出發點。諸葛亮勸劉備先取荊州,是因為劉備尚沒有固定的根據地,荊州既是最近的、又是最容易奪取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