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3 / 4)

小說:林氏榮華 作者:抵制日貨

,那必要開放互市,將來雲州和幽州都是互市開辦的重要地方,來往的遼人只會更多不會少。”

“您現在把所有遼人都驅逐出去,那就是立了死仇了,以後這互市還能安全嗎?而且雲州和幽州兩地的漢人只怕也不都認同吧,他們也有家人是遼人的。”林清婉輕聲道:“當年我祖父一路收復失地,除了主動退走的遼人外,凡留在境內的遼人都拿到了大梁的戶籍,而且也分到了土地耕作,如今您軍中就有不少是士兵有遼人的血統吧?您可見他們造反了?”

徐將軍面色和緩下來,“普通百姓還罷,那些遼國權貴卻不能輕易放過,不然留他們在大梁,以後再跟遼國裡應外合怎麼辦?”

遼國權貴都是養有私兵的,雲州和幽州並沒有多少遼國權貴在此,更多的是富戶,可家裡也養有不少奴隸。

梁國當政,自然不可能再給他們優待,所以他們要是造反,聚集起來開啟城門放遼人入城還真是一個大患。

且現在留給他們佈防的時間並不多,徐廉必須趕在遼軍重新聚集前處理好內務。

林清婉想了想道:“先將人收押起來吧,不要欺辱他們。”

蘇章就問,“他們的財物如何處置?”

林清婉就垂下眼眸道:“收押過程中有所損耗是常事,他們遼兵習慣了搶掠,應該明白這一點的,只要你們給我保住人就好。”

幾位將軍對視一眼,紛紛對徐廉和蘇章點頭,“郡主說的是,既然我們要和談,總要拿出些誠意來。”

只要那些富戶的錢財被收歸軍中就好,吃了好幾天的鹹菜了,也該給將士們加些肉了。

除夕都是在戰中渡過的,現在打了勝仗,他們也不能太寒磣了,總要讓將士們過個好年。

方針確定,徐廉叫人去請了當地比較有名望的老人來,又派人出去打聽了一下,然後從名單中劃出兩家後交給底下的參將。

“這兩家名聲不錯,除了他們不動外,其他家都抄了吧,把人分開關押,透露下去,就說有人要保他們,這些遼人不會鬧自盡的。”

參將應下,拿了名單下去。

同時,一條條指令也從林清婉的帳中發下去。

徐廉和蘇章從來只管軍,不管政,一些民政中的細節便思慮不周。加之後面還要和談,徐廉生怕壞了林清婉的事,乾脆就將雲幽兩州的民政暫且交給了她。

反正她也是理藩院尚書,其位同徐廉,主民政也沒人有意見。

現在軍中的人都知道這次收復雲幽兩州是她定的計策,所以都對她誠服不已,並沒有人有意見。

林清婉帶來的人不多,只能用祝宣,顧洛和劉湖三人,畢竟他們在遼營中生活多年,對遼人最熟悉不過。

她知道此時最要緊的就是安定民心,所以讓人釋出政令,所有人,不論是漢人,遼人,還是其他部落民族的人,此時皆是梁人,若有不願為梁人的人即刻可出城離開,明天日落前還不走的皆視為梁人,都要到衙門裡重新登記資訊。

不管有無戶籍,是良民還是奴隸,都要重新登記,開春之後重新丈量土地分配永業田。

同時約束東北軍,不得騷擾百姓,不論對方是漢人,還是遼人,或是其他民族的人,一旦發現,軍法處置。

這三條政令一出,大家的心便安定了不少。

為了保證政令通行,林清婉還僱了不少人去鄉野中傳達,沒辦法,遼國徵兵不像梁國。

梁國是一家徵一人,背了行李去軍中當兵。

大遼卻是發了徵兵令,接到徵兵令的人不僅要自帶一部分乾糧,還要自帶兵器和馬。

沒有馬的,去了軍中多半就是送死的。

還有的則是沒接到徵兵令,但實在是活不下去了,便也會自帶東西去參軍。

大遼沒有所謂的軍餉,只有南下攻下城池就可隨意搶掠,搶到的東西除了上交一部分外其餘皆歸自己所有。

所以遼人才那麼喜歡打草谷,都是遼王庭培養的。

這一次遼軍聚集,幾乎把雲州和幽州的青壯年都徵收了,這意味著幾乎每一家都有人在遼軍中。

而兩州的官吏更是全部參與其中,此時他們都退出了兩州,所以林清婉一個能用的人都沒有。

全部得現招。

也是因為這個情況,百姓們惶恐不安,生怕梁國問罪,哪怕是林清婉的三條政令下去讓民心安定了不少,他們也都抱著懷疑的態度。

可不管怎麼樣,表面上,人心暫且安定下來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