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他們進出。這樣蜀國使臣進宮不必和梁帝請示,只需向蜀國大皇子遞帖子,對方同意了就能進。
而且蜀國使臣也不能從甬道進入其他區域,加上樑帝又加派了侍衛,除非他們能收買這一片的侍衛,不然安全係數還是挺高的。
當然,守著甬道的則是蜀國大皇子帶來的人,以免他們懷疑梁國隔開大皇子和使臣的接觸。
這一次,方正使也是直接把帖子交給守在甬道旁的蜀國侍衛,不過對方卻沒有直接進去,而是收了帖子後道:“殿下剛剛歇下,且時辰已晚,大人還是先出宮吧,待殿下同意,下官再派人去驛站中通知您。”
方正使臉色難看,問道:“林郡主來與殿下說了什麼?”
“下官只守著甬道,如何能知道殿下與林郡主之言?”
“那林郡主是何時離開的?”
“就在大人來此的一個時辰前,”侍衛攏手笑道:“郡主是用過午飯和下午茶後才走的。”
意思是她上午就來了,與大皇子談了一個上午加下午。
方正使抿了抿嘴,“你儘快報給大皇子知道,就說我已上折稟報陛下,不日就能得到訊息。”
侍衛笑著應下,等他走了,這才讓同伴守著他的位置,他拿了帖子進去。
大皇子正在看著人收拾東西,林清婉今天過來已明確告訴他,不論後天方正使答應還是不答應,她都會送他前往江陵。
五皇子是一定要回來奔喪的。
大皇子也不是全信林清婉的,但林清婉表示因換回質子事關重大,所以她會親自前往,他這才放心許多。
林清婉一再強調,是梁國先帝想見五皇子,而新帝孝順且友悌,所以才這麼著急的召回五皇子的,其實梁國之前也想跟蜀國繼續交換質子,鞏固兩國的友好關係的。
大皇子一點也不開心這點強調,但他還是忍不住慶幸,幸虧要登基的四皇子方正,不然他可能真的要繼續留在這裡做交換質子了。
不管怎麼說,大皇子此時心花怒放,所以也不在意方正使怎麼樣了,盯著宮人將他特別喜歡的一些東西收好帶走。
其實他在梁國的這小半年過得還不錯,梁帝禮遇他,而四皇子年紀跟他爹差不多大,看著他的目光中都透著憐惜。
又有五皇子的手書,六皇子跟他玩得很好,而其他伴讀,雖偶有口角,但因為他身份貴重,也沒人敢明目張膽的欺負他。
反而帶著他玩了許多未曾玩過的東西,見識了不少東西。
可是,玩得再好,他在這裡也是客居,一舉一動皆要小心翼翼,哪有自家自在?
而此時,林清婉正守在皇帝靈前,今夜輪到她守靈,與她分在一起的是三皇子。
梁帝的孩子,包括她和鍾如英這兩個義女,都要給他守靈的,白天林清婉要早上來一趟,然後去處理理藩院的政務,晚上則是輪班。
林清婉已不是第一次戴孝守靈,但這一次和林江那一次不同,需要守的規矩更多。
好在一旁有禮部的官員提醒,倒也不會出錯。
她默默地將黍稷梗捧起放入火盆內,三皇子默默地跪坐在一旁,跟著她默默地磕下行禮。
林清婉行完禮,看著他直接趴在地上痛哭,不由膝行兩步去扶他,三皇子似乎是不好意思,偏過頭去擦乾眼淚。
“多謝三妹。”
林清婉見他臉色不好,忍不住低聲道:“您先去後堂歇息吧,這兒我來看著。”
三皇子搖了搖頭,跪著沒動,“我已是不孝,未能在父皇病時服侍左右,怎能不給父皇守靈呢。”
“那也該以身體為重,陛下就看著呢,您既知他心疼您,焉能讓他更心疼?”
三皇子固執的搖頭,“若不能守靈,那就是枉為人子了。”
林清婉忍不住抿了抿嘴,她知道這個時代對守孝的看重,有的孝子為守孝是真的三年不吃葷,還要在父母墓前搭草棚守孝,一守就是三年的孝子,出孝時就跟個野人似的也比比皆是。
守靈只是最基本的,三皇子顯然心結頗深,若是連靈堂都不叫他守,只怕心裡過不去那關。
她沒再說話,而是瞥了一眼後面守著的宮人。
宮人悄悄地退下,不多時便端了一碗藥來,林清婉接過,奉給三皇子道:“三哥,陛下走前最惦記的是還留在蜀國的五弟,和身體不好的你,一直叮囑宮人要記得服侍你吃藥。”
三皇子一點胃口都沒有,聞言淚如雨下,默默地接過,一仰頭全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