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濱,而易寒則是要保護好整個林府,這倆人一個也不能輕易離開。
確認了易寒的確不想去軍中,林清婉也不知該鬆一口氣還是苦惱。
她敲了敲桌子,最後還是閉上眼睛想,算了,還不知道他能不能去成呢?
只是沒想到這孩子很快又跑回來,興高采烈地告訴她,“我祖母和母親都答應了,九姑,您同意我去嗎?”
林清婉看著他高興的臉問,“知道去參軍意味著什麼嗎?”
林信也嚴肅起來,點頭道:“知道,我隨時可能回不來,再也見不到祖母,母親和弟弟了。”
“知道就好,”林清婉轉身,衝他招手道:“你隨我來。”
“你都讀過什麼兵書?”林清婉領著他進小書房,讓他坐在前面。
“《孫武兵法》、《孫子兵法》和《六韜》,”林信有些不好意思的低頭,“都是與人借的,看的並不全,我抄有一份,自己研讀過,如今還在讀《六韜》。”
“哦?”林清婉好奇的問,“能拿給我看看嗎?”
“好,九姑等著,我這就回去給您拿。”說罷又不等林清婉答話,又一陣風似的跑出去。
林清婉抬頭只來得及看見開合的門,她忍不住搖了搖頭。
林信捧著三沓紙又一陣風似的飛了進來,他氣不喘腰不彎的將紙奉給林清婉。
林清婉伸手接過。
紙是最便宜的麻紙,上面的字跡雖工整卻有些暈染,林清婉見好多紙張都磨損了,但邊邊角角還很整齊,她便知道這些紙應該常被人翻閱,卻很被珍惜。
林清婉一邊看一邊問,“我記得族中都會免費供養子弟讀書到十六歲的,你怎麼十三歲就不讀書了?”
“我於子集經文上沒有天賦,字已經認全,又學到了《禮記》,所以我就不念了。”林信頓了頓還是解釋道:“我爹死了,我弟弟還年幼,家裡就我一個年長些的男丁,我要是不回家幹活兒,我祖母和我母親怎麼辦?”
林清婉頷首,表示明白。
林氏的族學是免費的,每年還有定額的筆墨紙發放,每天還包一頓午餐,可以說族中子弟去上學是不要錢的。
也是因此,林氏的子弟每個都識字,哪怕父母不覺得讀書有用,孩子年幼時無人帶,把人帶到族學裡一扔,既有人帶,又有免費的午餐吃,還能學字,何樂而不為?
可總有困難的人家,往往待孩子長大到成為勞力時便領回家幹活兒。
族中對這樣的事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是對方實在貧困,二是被帶走的學生天賦都不突出,三則是他們自己都不特別很是想讀書。
每一個被帶走的學生都有十四歲了,這個年紀在這個時代早已懂事,若他實在想讀書,自可以去找族長或三位宗老。
一般他們都會管的。
林清婉對族中的這些事都有過耳聞,因此只是問一聲而已。確定他不是因別的事輟學。
林清婉對軍事並不熟,但只聽他說便知道他將這三本兵書學得很好,並不只是看過,背過而已。
他是真正的思考過的,林清婉點了點手指道:“明日你與我回別院吧,我讓方大同帶帶你。”
林信歪頭,“他是誰?”
“他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林清婉頓了頓道:“我給你一個護衛,你帶著他一起去。”
林信瞪目,“上戰場還要帶護衛?”
“對,”林清婉道:“我希望你們能夠互相扶持,而不是你依賴他的保護。”
林信嚴肅道:“九姑,你不必給我護衛的,既然我選擇了這條路,那我就做好了戰死的準備。”
“就當是我的一點私心吧,”林清婉嘆息道:“我希望你能夠成長起來,你很好,我也很喜歡你。”
雖然只是短短半天的相處,但林清婉的確很欣賞他,她也直言不諱道:“你是目前我見過的所有林氏子弟中最喜歡的一個,你有宏心偉志,而不巧,我也有與你一樣的願望,我希望你能夠完成它,而不是在還沒成長時就死在戰場上。”
“那樣就太可惜了,”林清婉嘆道:“我給你護衛只是給你的一層保護,剩下的你得靠你自己,應該說,能不能保住你自己和護衛的性命都要看你的能力了。”
林信緊攥著拳頭,雙眼含淚的看向林清婉,心中感激不已,九姑是除了祖母外第一個能理解他的人。
他挺直了胸膛,抿著嘴保證道:“九姑放心,我一定會活著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