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瑟。”
“別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石賢道:“之前謝夫人在蘇州,她不也過得逍遙自在?”
石慧:……你到底是我姐,還是她姐?
石慧默默地端起一杯茶喝下,將氣壓下後道:“說到謝夫人,我聽到一件事,她好像把你大嫂的孩子接到膝下親自教養了,京城那邊都說她想給你過繼個兒子呢,是不是真的?”
林清婉端著茶的手一頓,嘴角扯著冷笑道:“慧姐姐覺得會是真的嗎?”
當然不會,謝夫人又不傻,過繼誰的孩子也不會過繼謝大郎的,謝二郎的死可是跟謝大郎有扯不清的關係。
第一百七十八章 報復
謝夫人回京那天謝家便大鬧了一場,當然不是謝夫人鬧,她還是很知書達理的。
她不過是將謝府的大管家給推到了謝宏和謝延面前,同時派人去請了她父親和兩個哥哥前來。
外人不知謝家鬧什麼,林清婉卻從謝夫人寄過來的信中知道得一清二楚。
謝府的大管家沒招供讓他給謝夫人下藥的是誰,楊儀和兩個兒子冷笑連連的看著謝家人。
謝宏紅著一雙老臉,硬是頂住了他們的目光沒有繼續審問下去,而是把大管家一家全部打一頓發賣,算是給謝夫人交代。
但這樣的交代怎麼可能讓楊家滿意,謝夫人沒說具體的,但林清婉知道,從謝夫人回京的那一刻起,謝家在她和楊家面前便低了一頭。
他們要保住謝大郎就得把謝夫人供著。
可謝夫人是那麼好供的嗎?
自謝夫人回京城後,謝家的日子便不好過起來。
謝夫人倒也沒有特意針對謝家,,她畢竟是謝家主母,對外還是很大方客氣的,不失為一個合格的主母。
她也並沒有鬧,看見繼子和繼媳婦同樣是笑盈盈的,並不會撒潑辱罵,就是謝延都找不出她的錯處來。
但謝家上下的日子就是不好過。
除了她進京那天的下馬威外她就沒鬧過大動靜,可謝家上下硬是給她折騰得不輕。
謝二郎的死因雙方皆心知肚明,表面再和平,謝延也知道謝夫人並不是一點兒都不介意的。
之前她在江南,他們在京城還能相安無事,現在見到,又住在同一屋簷下,不說謝大郎心虛害怕,就是謝延都怕謝夫人哪天想不開給謝大郎下毒。
所以謝夫人一到京城他們就繃緊了神經,可是謝夫人一沒瘋,二沒傻,他們就是想與人分開住都不行。
楊家就在京城呢。
謝延先頭已經被兩個舅兄套了麻袋揍一頓了,他一點兒也不想再嘗試一遍。
何況,謝夫人對謝大郎天生有壓制的身份她是他繼母!
甭管她是親的,還是繼的,反正謝大郎就得孝順她,一定範圍的事他都得聽她的。
謝大郎尚且如此,何況謝大郎的媳婦李氏?
謝夫人到京城的第二天就要李氏立規矩,每日晨昏定省,婆母的規矩擺的足足的,她也不罵不打,只要她起床時李氏就在床邊伺候,幫忙遞遞毛巾,選選衣服就行。
吃飯時給她夾個菜,喝茶時給她沏壺茶,出入都跟著伺候就行。
李氏哪裡受過這個苦?不到三天就“病倒”了。
她嫁進門時,謝夫人對她還算得上和善,加上她是繼婆婆,不好太過使喚兒媳婦,所以從未讓她立過規矩。
等謝大郎入京求學,她更是直接跟著謝大郎入京,而謝夫人則留在揚州打理家業,兩邊分開住,更是不相干了。
可以說李氏從未受過這樣的罪。
李氏“病倒”了,謝夫人就讓人把她的兩個孩子抱到了跟前,連晚上都沒讓他們回去,理由是怕孩子過了病氣,直接嚇得李氏當天晚上病就好了。
就是謝延都親自出面把兩個孩子領回去交給謝大郎夫婦,生怕兩個孫子折在謝夫人手裡。
謝夫人見了開心,似乎找到了折磨他們的方法,不僅每天都要兩個孩子來給她請安,還隔三差五的把人帶過來一起用飯,日常塞給他們一些點心茶水什麼的。
李氏看著心驚膽戰,特別是看到謝夫人看向她別有意味的目光後總是心底發寒,不到一個月人就瘦了一圈。
到得現在早憔悴得不成樣子了。
與此同時,謝大郎也不好過,謝夫人進京後,不過才出門幾次便暗中有流言在傳,說他不忠不孝不義,縱奴傷人,頂撞母親,調戲民女。
連詩會上做的詩都是人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