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中華諸神傳 作者:指點迷津

淨飯王聽到佔相仙人的話,也是又喜又憂。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統一天下的轉輪王,國王從此千方百計防止太子出家修道。

悉達多太子在幼年的時候,就有沉思的習慣,世間許多現象被他看到之後,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觸和深思。在傳統的“王耕節”時國王要在這一天親自耕種土地,淨飯王帶領悉達多太子來到田野,太子看見在田地裡的農夫赤背裸身在烈日下吃力地勞作,耕田的牛被繩索鞭打皮破血流,被犁鏵翻出來的小蟲蚯蚓,被鳥雀競相啄食,鳥雀又被蛇、鷹吞食。這一幅幅生存鬥爭,弱肉強食的情景,使王子感到很痛苦,他無心遊玩,就走到一棵閻浮樹下靜坐沉思。

佛經上說:悉達多太子坐在樹下沉思,有時能自然升空許久,淨飯王和太子的姨母波閣波提王妃十分驚奇,不由得就朝太子禮拜。

喬達摩?悉達多太子越長相貌越奇偉,天資十分聰慧。他的父親淨飯王對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繼承王位後,建功立業,成為一個轉輪王。從太子7歲開始學習當時王族應具備的一切學問和技藝。太子學到12歲,就已經掌握了印度當時最高的學術,即五明和四吠陀。五明即是:①語文學的宣告。②工藝學的工巧明。③醫藥學的醫方明。④論理學的因明。⑤宗教學的內明。四吠陀即是:①養生之法的梨俱吠陀。②祭祀祝詞的搓馬吠陀。③兵法研究的夜柔吠陀。④咒求文獻的阿闥吠陀。四吠陀是當時婆羅門教的經典,被奉為至高無上,貴族必讀。

悉達多太子又向武士們學習武術,練成了一個騎馬、射箭、擊劍的能手。

淨飯王舉行一次武藝競賽大會,釋迦族的王子們都參加比賽。悉達多太子騎射出眾,奪得冠軍,萬人敬仰。

淨飯王發覺自己的兒子對人世間的苦難情景思慮太重,深怕太子產生厭世出家念頭,就為他建造了三座豪華的冬天防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的宮殿(稱三時殿),又選來上百名美麗的少女隨時為太子歌舞。

在悉達多太子16歲的時候,便為他娶了他的表妹耶輸陀羅公主為妃子。企圖從生活的享樂上束縛太子,讓他放縱**,沉迷娛樂。

但是這一切並未能引起悉達多太子的興趣,反而使他感到太喧囂,太騷擾人,使他很厭煩。

更引起他深遠的思考:“人世間有數不盡的苦痛和憂慮都未能解決,一味的追求享樂就能解脫嗎?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享樂又能到幾時呢?”因此,悉達多太子經常躲避開喧譁的歌舞,獨自到幽靜的樹林和河邊去散步思考。

世間凡是做父親的人,不管是國王還是平民百姓,都是怕自己的兒子貪圖享樂,放縱**。

可是,淨飯王卻怕太子清心寡言,產生厭世,出家的念頭,因此,除了為太子修建豪華的宮殿,為太子娶了美麗的妻子外,還時刻關心太子情緒變化,一見到太子沉默寡言,悶悶不樂時,就要設法讓太子高興起來。

當淨飯王發現太子對宮裡的歌舞感到喧騷煩囂時,就讓太子坐馬車去遊玩,並告訴駕車的馭者,一定要帶太子到有歡樂的人群和有美麗的景色的地方去。

可是,悉達多太子喜歡幽靜的環境,他叫給他駕車的名叫車匿的馭者,把他帶到城外去。

悉達多太子乘馬車出城。他剛來到京城的東門,看見一個鬚髮全白,彎腰駝背,行走艱難還不斷呻吟的老人。悉達多看到這個情景就想到:衰老是人人都逃避不了的命運啊!人在兒童時受父母寵愛,青年時英俊蕭灑,壯年時精力充沛,但是到了晚年,人就要在許多痛苦中度日了。

悉達多看到老人後心情難過,就叫車匿調轉馬車,驅車向京城南門走來。剛到南門,又見到一個滿身生瘡流血的病人。病人一邊走,一邊不斷痛苦地呻吟著。悉達多太子想到:疾病也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人的一生要害多少次疾病,要遭受多少痛苦,真是難以想象的啊!

接著,悉達多太子又調轉車來到京城的西門,看見兩個人抬著一個死人迎面走來,隨行的親屬悲痛地嚎哭著。悉達多太子嘆息地自語:死亡是可怕的,每個人又都難免一死,當死亡來臨時給每人帶來的恐懼,使人多麼難以忍受啊!自己的死亡又造成許多親朋的無限悲痛。這些痛苦,永無休止,任何人都擺脫不了,這叫多麼苦悶,多麼煩惱啊!他立即又離開西門。

最後,悉達多太子驅車來到了京城的北門,看見一個出家修道的人(印度當時稱出家人為“沙門”)從對面走來。這沙門身穿袒右肩的黃色法衣,一手持法杖,一手託缽,態度嚴肅安詳。悉達多太子想道:這出家人是一定不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