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涉到了高皇帝,就一定要避免掉禁忌,而這本身就是陳凱之的強項,他畢竟是翰林出身,堂堂翰林,對於文字的掌握早已爐火純青,至於可以寫什麼,不可以寫什麼,更是瞭然於胸。
只半月功夫,第一冊便算是寫完了,而在這過程之中,飛魚峰的鐵坊裡,第一門火炮算是成功出爐了。
第一門的火炮,是陳凱之親自畫的圖紙,這個時代早有火炮,不過大多比較粗劣,還停留在上一世宋元時期的水平,而陳凱之之所以鑄炮,一來是因為鋼材已經成熟,另一方面,是與火銃形成互補。
因為工藝還沒有達標,所以火銃並不能刻畫膛線,再加上鉛彈的工藝還不成熟,可那小口徑的火銃管子不能刻膛線,卻不代表這口徑巨大的火炮不可以。
膛線的作用在於修正彈道,一般的滑膛火炮幾乎沒有任何準確性可言,火炮等於是直直的飛出去,其實就相當於一個從彈弓裡飛出去的石子,而一旦火炮有了膛線,就意味著炮彈射出之後,便可以在空中螺旋形前進,不但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射程,也提高了精度。
若是現在這個時代的滑膛火炮屬於指著哪個方向,便只能確保打的是這個方向,而至於打到哪裡,會不會距離著彈點太遠,就和它沒關係了。
可若是膛線火炮,則全然不同,它幾乎已經可以勉強稱得上是指哪打哪了,雖然精度和上一世的火炮差了不少,可單憑這個,就足以讓人震驚。
除此之外,滑膛火炮因為盡力的增加射程,往往炮管比較長,而膛線火炮因為有了膛線,則不必在炮管的長度方面下功夫。
再加上這新出來的合金鋼材的強度,已經完全可以承受火藥在膛內爆炸所造成的膛壓,因此,這第一門製造出來的火炮算是進行了輕量化才處理,不過是兩百斤重,對那動輒五百斤上千斤的火炮而言,可算是輕便了許多。
威力更大,精度更強,射程更遠,攜帶輕便,這四個特性足以讓這個時代本是並不實用的火炮,變得實用起來。
不過陳凱之心思在著書上,只是讓這匠人們試射之後進行改良,陳凱之畢竟不是專業的機械師,他所能提供的,只是一個方向而已,至多進行一些理論上的研究,而至於改良和修正的事,只能讓匠人們一次次的進行除錯,掌握到許多的資料之後,再進行一次次的改良。
第一部書已是開始刊印,因為有了陳凱之的名頭,再加上學而書館這些十日拓展的渠道,所以這新書上市,很快便開啟市場,山下對這部書,倒是議論不少,不少人認為,此書比之此前的石頭記,要差了許多,可是一想這是陳凱之吹捧自己祖先的作品,何況這書中結合了史實,又新增了演義成份,倒是頗為暢銷。
過了兩日,便有宦官上山了,太皇太后召見。
陳凱之哪裡敢怠慢,換了朝服,腰間繫了紫金魚袋匆匆啟程,接引的宦官,直接領著陳凱之繞過了前殿,直接往萬壽宮去。
這萬壽宮此前冷清,而今等到太皇太后搬來了洛陽,早已裝飾一新,陳凱之至正殿,便見太皇太后被許多人擁簇著,笑吟吟的和慕太后、趙王、鄭王、梁王還有北海郡王說話。
連小皇帝也在,這小皇帝老老實實的跪坐在太皇太后的腳下,一雙眼眸微轉著,似乎在看著什麼,陳凱之還未行禮,便聽梁王道:“陛下讀的書愈發的多了,師傅們都誇他天資聰明。”
“是嗎?”太皇太后顯得很高興的樣子,朝小皇帝笑道:“楚辭,可能背誦?”
小皇帝一臉迷茫,一雙眼眸裡滿是不解,微微嘟著小嘴環視著眾人,似乎問,楚辭是什麼鬼?
梁王頓時尷尬起來。
那陳贄敬雖是掛著微笑,不過心情如何,卻是難說了。
太皇太后見狀,卻立即笑盈盈的說道:“你瞧,哀家總將他當做大孩子,那麼,陛下能背誦什麼,背給哀家來聽聽。”
小皇帝猶豫了一下,隨即搖頭晃腦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太皇太后依舊側耳傾聽,聽到這裡,等了一會兒,竟發現沒了音訊,不由道:“還有呢?”
小皇帝想了想,一張小臉裡滿是緊張,不過他很快想起來了,便支支吾吾的背了起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有朋自……有朋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支支吾吾,反反覆覆的也就那麼一句。
全場靜默,陳凱之也是看得目瞪口呆,這陛下,現在該有五歲了吧,五歲的孩子,即便在上一世,那也是能跑能跳能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