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3 / 4)

小說:大文豪 作者:開蓋有獎

受了驚嚇,可慢慢的膽大起來,紛紛擠眉弄眼,覺得頗有興趣。

到了正午,陳凱之吃了茶點,卻有文吏來道:“陳舉人,外頭有位姓錢的公子尋你。”

姓錢的?

陳凱之想不起是誰,卻還是起身,趕到了學宮的儀門,只見一人遠遠在等候,他揹著手,顯得很是焦灼。

陳凱之方才知道是誰了,正是那位西涼國的皇子錢盛。

錢盛見了陳凱之,眼眸一亮,三步作兩步上前,朝陳凱之道:“陳賢弟。”

陳凱之則微微側身,避過了他的禮,這才回禮:“見過殿下。”

錢盛嘆了口氣,道:“冒昧來訪,實是不該,不過實是萬不得已,還請見諒。”

見這個傢伙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陳凱之心裡狐疑:“不知殿下有什麼事?”

錢盛又嘆出口氣,才道:“上次我拿了你的那幅行書,命人快馬加急送給了父皇。”

陳凱之不禁一臉同情地看著錢盛,其實他不需要錢盛來揭曉,大致就能知道答案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臥薪嚐膽(1更求月票)

當日在白馬寺,陳凱之的題字,本是為了諷刺法海禪師。

可是這位錢皇子,卻是感同身受。

西涼國雖還是以儒生治國,卻也有佛國的美譽,西涼國在各國之中,實力最小,不過統轄十三州郡之地。可其寺廟,卻是多不勝數,號稱有寺四百八,朝中更是設立國師等職,西涼的天子,除了依靠科舉出仕的讀書人治國,同時許多國計民生的問題,亦是依靠著那大大小小的和尚。

正因為如此,陳凱之在書中大致地對這西涼國有些認知,西涼國內部,常年的動盪,一方面是寺廟大量兼併土地,引發了儒生的不滿,矛盾極為尖銳,另一方面,因為寺廟昌隆,引發了宗室內部一批人的憂心,於是便有了擁佛派和滅佛派之別,雙方為此進行了近百年的鬥爭,甚至一度引發了巨大的政治危機。

如今的西涼天子,顯然是位篤信佛教之人,擁佛派大獲全勝,因此無數人遭受了殺戮和罷黜,至於這位錢皇子,若不是因為他的宗室,只怕早已死得不能再死了,如今將他送到了大陳來做質子,本質上就是一種流放。

這傢伙,居然還想靠著陳凱之的題字,想要說動他的父皇,好讓其回心轉意,其結果,可想而知……

陳凱之在心裡也忍不住為其感到難過,但即便同情錢勝,他也不會表現出來,沒人願意被人同情,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處在優勢之中,如果直接表現出來,恐怕對方反而會暴怒。

因此陳凱之只是笑吟吟地看著錢盛,道:“想必因為這個題字,反而使殿下遭受了斥責吧。”

“何止是斥責。”錢盛搖頭,一張面容裡滿是擔憂之色,但他依舊很不甘心,覺得自己沒錯,他嘆息道:“我的兒子在西涼,已被拘禁了。”

陳凱之不由咂舌,他的兒子,可是皇孫啊,雖然幾乎可以想象,錢盛被‘流放’在這裡,而和他親近的人一定會被秘密的監視,可一旦這些秘密的人走到了臺前,選擇了直接拘禁,這就說明,錢盛已經到了危機四伏的地步,甚至可能遭受殺身之禍。

在西涼天子的眼裡,什麼皇孫皇子,什麼血脈至親,顯然都不及自己的修行重要。

這樣六親不認的國度,真是讓人覺得可怕。

陳凱之為他默哀,忍不住感慨道:“哎,最是無情帝王家。”

錢盛聽了這話,身軀一震,像是這句話戳中了他的心窩子,他頓時雙目通紅,嘴角微顫著,難過得哽咽起來。

“若是畏死,死無所懼,只可惜西涼數百年的基業,竟被這樣的糟蹋作踐,你可知道西涼已是危在旦夕了,如此貧瘠的小國,有寺廟數百,所佔的土地,竟是國中良田的三成,不但不用繳納稅賦,反而宮中年年賞賜,百姓們已經衣衫襤褸,面有菜色,每年還需捐納各種香油、煙燭,若是再不改弦更張,只恐……只恐……。”

他說著,面容竟是掠過絲絲恐意,不過那恐意在他的臉上轉瞬即逝,很快便恢復了常色。

頓了一下,他深深地看著陳凱之,道:“此番我來尋陳學弟,是知道已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這些日子,每晚在睡之前,都想著不知道自己明日起來時,是否還能見到第二日的太陽;因此,想來見陳公子一面,也算是了了當初在白馬寺裡的一面之緣,那一番教誨,至今銘記在心。”

語氣悽婉,說罷,他便朝陳凱之深深作揖。

“就此,拜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