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就像是一個笑話似的,堂堂一個皇帝還沒有自己手下的那些個將軍掌握的多。
琉球這樣的回覆也讓雲姝和謝淮隱覺得十分的滿意,而那些個工匠對於琉球的紙幣的研究也不過就是一個月左右就已經徹底宣告告破了,畢竟琉球的印刷技術那是從大慶這裡學去的,而是用的還是最古老的活字印刷體系,這對於從一開始用的就是水磨印刷的大慶來說,那點技術完全是不夠看的,而琉球所用的紙張是用桑皮子來做的,這對於大慶那些個工匠來說要製造出一模一樣的紙張來問題也不大,所以等到第一套琉球的貨幣從那些個大慶工匠手上製造出來之後,那隨後的製造速度那叫一個快速,一天下來都能夠製造出不少來了,再深入研究之後那琉球的貨幣那叫一個製作簡單,最後做出的成品完全是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不過就是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生產了一大堆的琉球幣,看得謝淮隱都有幾分的眼熱起來,這些要是真換成銀子都能堆成一個小山了。
謝淮隱毫不猶豫地將手上製造出來的那一大筆琉球幣藉著琉球哪兒朝著大慶發貨的時候裝在了那些個貨物之中送到了琉球去,留在琉球通商口岸的那一批人之中絕大部分那都是精挑細選的死士,在謝淮隱讓他們調查“福壽膏”的事情尤其是在打聽出了那東西的真面目的時候,這些個人心中那都是窩藏著一把火,現在等到這一批的貨物來了,看到那大筆的琉球幣的時候,一個一個也都知道是要怎麼做的,一點一點地將那些個琉球假幣流通到了琉球的市場裡頭。
這些個假幣做的那叫一個以假亂真不辨真假,在加上琉球也是匆匆忙忙之中製造了貨幣再加上琉球天皇以十分強硬的手段開始推行著貨幣的發行,壓根就沒有把所有的事情做到像是大慶發行貨幣那樣的細緻,至少他們沒有調教出專業的辨識假幣的人,再加上也沒有控制紙幣的印刷量,再加上這假幣做的實在是太過出色,基本上沒有人辨識出來這些是假幣,很快就在市面上流通起來。
貨幣的流通的確是一個十分方便的事情,從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有些不大習慣,琉球同大慶一樣也是有著銅錢銀子和金子這些東西的,畢竟從以前的時候同中原關係也可算是十分的親近,中原打從銅錢金銀作為最早的貨幣開始流通,琉球自也是,也不知道從那一代的君王開始的,用的時間久遠了,百姓們自也是已經習慣了,有錢的人出門身上要是沒揣個沉甸甸的錢包都覺得自己窮的慌,所以這紙幣一開始推行的時候還真是有不少人反對的,但這令是天皇下的,百姓們也違抗不得,但時間一長之後倒也還真是體會出了一些個好處來,首先那就是輕便,行腳商人也覺得方便的多了,所以漸漸地紙幣這事兒在琉球倒也成了個人人用人人稱好的地步。
琉球天皇自也是十分樂於見到這樣的情況,百姓們叫好了,那就代表著他在百姓心中的那點地位一直在提升,且不說身後名,身前名也是個頭等重要的,百姓們只要是支援皇帝的,那麼也就代表著幕府將軍的地位正在下降,到時候他要收回權利也就顯得順勢得多。
貨幣的前景一派叫好,琉球天皇自是讓負責製造貨幣的大肆印刷,甚至也開始謀劃著像是大慶一樣設立銀行,鼓勵著百姓們也可以將貨幣儲存到銀行之中,天皇陛下每天都是處於豪情壯志之中,只覺得自己這大半生來就沒有這麼的順心舒暢過,而瞧見天皇陛下每日都處於好心情之中的保皇派大臣心中也是十分的高興,對於百姓們對天皇陛下的讚譽他們也是聽在耳中,想著若是有一日天皇陛下將那些個幕府將軍的權勢收到了自己手中,那可就是真的無可動搖的天皇陛下了,那到時候他們這些個就成了整整的肱骨大臣了,那地位可就完全不一樣了,那可就成了陛下眼中的紅人了,現在琉球將軍能夠享受到的,或許他日他們也能夠享受到也未必呢,所以這些個大臣也是十分的推行紙幣的發行,甚至對於那銀行設立的打算也已經漸漸地提上了日程。
琉球的訊息也是時常傳遞到大慶的境內,謝淮隱在聽聞琉球的天皇大肆印刷紙幣發行的時候,他就已經感覺到了不妙的地步,再加上他們大慶也印刷了不少的琉球貨幣流通到了琉球的境內,只怕是早晚要出點事情來了。
“姝兒,你說按照琉球這樣大肆印刷貨幣,最後會導致什麼結果出現?”謝淮隱還是有幾分惴惴不安地問著雲姝。
“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經濟崩盤。”雲姝毫不猶豫地丟出回答來,“可能以後在琉球買一棵菜都要背上一麻袋的錢。”
謝淮隱咋舌,只要是一想到在街上行走的人身上那一麻袋一麻袋的錢,他就覺得有些畏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