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3 / 4)

要知道,這位公主去世後的葬禮,是以軍禮下葬的。“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當時禮官提意見說女人下葬用鼓吹與古禮制不合,李淵反駁他:“鼓吹就是軍樂,以前平陽公主總是親臨戰場,身先士卒,擂鼓鳴金,參謀軍務,從古到今何嘗有過這樣的女子?以軍禮來葬公主,有什麼不可以的?”

於是特地破例以軍禮下葬平陽公主,並且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諡平陽公主為“昭”。這就是後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的由來。平陽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葉柯不是歷史學家,不知道商湯的婦好、明末的忠貞侯秦良玉去世的時候是什麼規格的葬禮,但是李秀寧得此殊榮,也足以光耀歷史了。

洛陽城風景如畫。

巨大的城門口,進城的車馬人流,排出數條長龍。

如今天下紛亂,但是河洛一帶卻是安詳和寧,又有葉柯帶領的冀州官吏施展拳腳,精心治理,使得洛陽繁華,更上一層樓。也讓本就繁華喧囂的洛陽城,更添數分奢華。

這日三位身材雄壯,氣度不凡的青年,隨著人流輕鬆入得洛陽雄城。

剛剛入得洛陽雄城,三位青年便被東都的氣象給驚住了,只見寬達百步貫通南北兩門的大街“天街“。在眼前筆直延伸開去,怕不有七、八里之長。

街旁遍植櫻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樹木,中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際此春夏之交,桃紅柳綠,景色如畫。美不勝收。

大道兩旁店鋪林立,裡坊之間,各闢道路,與貫通各大城門的縱橫各十街交錯,井然有序。

三人隨便尋了家酒樓,坐在大堂聽往來客商吹牛打屁。

正聽得有那河南口音的客商,正口沫橫飛介紹洛陽城的兩大特色。

“首先就是以南北為中軸,讓洛水橫貫全城,把洛陽分為南北兩區。以四座大橋接連,而城內洛水又與其它伊、、澗三水聯接城內,使城內河道縈繞,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內,予人天造地設的渾成感覺。”

“你們看,前方一艘帆船在隱蔽於房舍下方的洛水駛過,從咱們的角度瞧去,只見帆頂移動宛若陸地行舟。”

“另一特色就是在外郭城的西牆外。因其天然環境設定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達伊闕諸山,周圍二百餘里,比得上古時漢武帝的上林苑,外郭城與西苑連在一起,令洛陽更具規模。“

三人順著河南口音的客商指點。仔細打量周邊景色,果然大異尋常氣象萬千讓人心神震撼。

不過三人雖然震撼於東都洛陽的雄偉奇麗,沉迷於大氣恢弘的景象之中一時難以自拔,卻很快清醒過來恢復神智,他們更想打聽的卻是有關洛陽武林以及城中各大江湖勢力的訊息。

酒樓不愧是訊息紛雜之地。很快便讓三人聽到了感興趣的資訊。

“最近洛陽城中,那些外地來的江湖人士已經不多了!”

“那是當然的啦,如今洛陽歸了大夏,夏王葉柯坐鎮其中,便是淨念禪院的和尚犯了律法,也被夏王砍了腦袋,平了寺院;當初洛陽幫在洛陽可謂是風光無限,結果手下作奸犯科的太多,惹了官府,整個洛陽幫便煙消雲散,幫裡的什麼錢莊、當鋪、酒樓油坊、米坊、客棧等等,全都歸了官有。”

“就是,聽說洛陽商會的會長榮鳳祥,因為投身的早,已經成了民部侍郎,僅在民部尚書張青時之下,負責商洛等地的商業往來。榮會長說了,江湖上的好漢,在別的地方橫行霸道他不管,但是在河洛一帶,是龍也得盤著,是虎也得臥著。”

“榮會長好大的口氣,難道就不怕引來外來江湖好手的群起而攻?”

“老弟你就不清楚了吧,榮會長乃是民部侍郎,這裡是洛陽,可是夏王葉柯直接坐鎮的地盤!”

三人原本輕鬆自然的神態,在聽到‘夏王葉柯’四個字時,突然變得凝重無比正經之極。

不僅三位年輕人如此表現,但是酒樓中的外來客商又或者江湖好手,大部分都神態凜然不敢輕慢。

夏王葉柯

天下第一豪雄,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宗師高手!

無論哪一個名稱,都足以讓人不敢生起絲毫小覷之心。

“仲少,這一年多時間不見,沒想到夏王葉柯便有如此大的名頭!”

“是啊陵少,真的很讓人羨慕啊,不知什麼時候我才能有這般聲勢?”

“不過說起來也不奇怪,人家連和氏璧也拿到手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