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哪有那個功夫做那事。不能是他們家。”
宋王氏也不相信是王二家乾的這事兒,“咱村裡哪年過年的時候不得著幾次火啊。大多都是未燃盡的爆竹落在柴禾垛上燒著的。”
“那村裡的人也有意思,他們不救火,就不怕燒了隔壁鄰居家。”張四娘笑道。
“說是不救也不對。後來看人家房子快燒沒了,才揚雪的揚雪,潑水的潑水。哪能讓鄰居遭殃呢。”宋王氏盤腿上了炕,“四娘,在姥孃家過年沒意思吧?”
宋王氏孃家婆家都沒有人,早年寡居在家裡,孤苦伶仃的,今年有宋氏和張四娘在,過得還算熱鬧。不熱鬧也不行啊,有大山娘鬧的那一出,擱誰家都得熱鬧。
但比起老張家人口多,就顯得冷清了些。
“啥有意思沒意思的。我覺得挺好,耳根子清靜。”張四娘不以為然。只要心裡痛快,在哪兒過年都是一樣的。
宋王氏與宋氏相視一笑,今天是她們娘仨個在一起過的第一天,宋王氏決定下廚做幾道宋氏與四娘愛吃的菜。
宋氏也跟著去幫忙,出了屋子就看到大郎趕著牛車過來了。
遠遠地朝著宋氏拜年:“嬸子過年好!姥娘過年好。”
“喲,大郎來了,過年好,過年好,快進屋坐著。”宋氏將大郎迎進屋,讓他把外襖脫了,上熱炕頭上坐。
大郎笑道:“不脫了。爺讓我來接嬸子和四娘回家過年去。”
四娘道:“大郎哥,不是說好,咱不過去了嘛,咋又讓咱們過去呢。我這頭還沒好呢。”
宋氏也存有這個疑問。
大郎撓撓頭,“爺昨晚哭了,唉。今天一早就唸叨四娘。”
張老爺子哭了?
這可是任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宋王氏在屋外聽到這兒,心裡像是打翻了五味雜瓶,想了想便進了屋子,“玉兒,要不,你和四娘過去看看?”
“娘!”宋氏並不樂意過去。現在她已經是合離的人了,與張家沒有關係。若不是為了張老爺子過年這幾天能有個好心情,昨天在吊水橋就告訴他真相了。
“你自己決定吧。娘不逼你。”宋王氏拉了宋氏的手坐下,“四娘也是,你願意過去,就過去。不願意去,就留在姥孃家。”
張四娘想了想,“娘,我聽你的。”
單說張老爺子對她們娘倆個還是不錯的。可眼下情況比較複雜,她去不去的都行。親情這東西,不是說能斷就能斷的。
宋氏一愣,她原以為張四娘會堅決地反對。
大郎看看四娘又看了看宋氏,“嬸子,爺讓你們去吃頓晌飯就回來。爺說,讓你們一定去,不去的話,他就親自過來請了……”
宋王氏輕輕嘆了口氣,拍了拍宋氏的手,“那就去吧。你公爹他……他這個人脾氣犟,說過來準能過來。算了吧,今年就這樣,明年就會好了。”
是啊,明年就會好了。
有什麼秘密能捂蓋到明年呢。
待劉寡婦的孩子出世,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第122章
宋氏給張四娘換上了新衣裙,兩個丫髻上戴著新款的粉色絹花。宋氏自己也換了身新衣裙,梳了一個圓髻,頭上什麼飾物都沒有。
張四娘讓她幫著拿來自己的小箱籠,從裡面摸出一個大絨布袋,遞給了宋氏,“娘,上次和大郎哥去鎮上的時候,給你買的。”
宋氏開啟一瞧,竟是一根銀簪子,“這,這也太貴重了。四娘,娘啥也不缺,你往後可別買這些個東西。”
張四娘不以為然,“幹啥不買?掙的銀子也不能留著下崽兒,該買的東西一定得買。再說,我也沒亂花銀子。就算留著這點子銀簪錢也做不了什麼大買賣。你就別想那麼多了,姥娘,你說是不?”
“好了,這也是四孃的一片心意。你快戴上走吧,大郎還在門口等著呢。怪冷的天,別把人家孩子凍著了。”
大郎見兩人要換衣,便避到屋外守牛車去了。
宋王氏見娘們倆還在這事磨嘰,上前催促她們快點走。
兩人收拾利落坐著大郎的牛車到了高崖村的張家。
張老爺子強打著精神頭坐在炕上,等宋氏及四娘給他嗑了頭,就招呼兩人上炕頭坐。宋氏只搭了炕沿坐了,張四娘則坐在了老爺子的身邊。
老爺子生怕她不舒服,給她搭了一個軟軟的被垛讓她倒著能舒服些。
剛才進屋的時候,張四娘已給各房見拜了年。在老張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