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一番見解下來,黃宗羲有些口渴,端起茶喝了一口。只覺精神更好,抬眼看外面,已是陽光入院來。

“恩師,恕學生直言,恩師這原君說和那顧炎武的公揭有何不同?若恩師贊成顧炎武,又何必出面駁斥於他?”

萬斯同終是鼓氣勇氣將心中的疑惑給道了出來。黃宗羲聽後,將目光從院外收回,也不瞞他的弟子,沉聲道:“其實這番見解也是恩師從顧炎武那篇公揭感悟而來。”

“那老師是贊同顧炎武了?”

“是,也不是。”

黃宗羲搖了搖頭,對萬斯同道:“季野,我等乃是為天下萬民出仕,所以不當為一君謀利。只要斯民好,我們便是改奉新君,也是合聖人大道的。”

“老師的意思是莫非是?。。。”萬斯同心中更是驚駭。

黃宗羲沒有直接回答弟子的疑問,而是說道:“顧炎武搞出那篇公揭,說天下要由有本事的人主持,君主無能便當退居一邊,垂拱之治。我等聖人子弟也當反思今日國難根本,這番話,對也不對,不對也對。且不問他對還是不對,為師的意思是,君主只一人,天下還是要由許許多多臣子來做事,所以只要我們的大道不偏,問心便可無愧。”

大道不偏,問心無愧?

萬斯同是越發琢磨不透恩師的主張到底是什麼了。

黃宗羲沒有對最器重的弟子明言,他內心深處的真正想法是透過自己的門人大造君主為天下公僕、為君不賢者當遜位聲勢,如此一來,當真事不可為時,周士相篡位自立,他也可以透過這一理論來制衡周士相,使其不得不重視他黃宗羲。

畢竟,黃宗羲所提出的新學說不但可以成為周士相篡位的法理依據,也能為其得到讀書人的支援,相比顧炎武那個虛君,天下事由有能者主持更能迎合周士相的自立之心。只要周士相採納了自己的學說,那周士相這個皇帝便得重用他黃宗羲和其門人。

黃宗羲的算盤打得不錯,在沒有周士相的這個時代,他反清一輩子,臨到老了卻大肆讚美滿清,吹捧康熙,可見此人並非如顧炎武那般有大氣節,也是很知道靈活圓通的。

。。。。。。。。。。。

鎮江,周士相正在主持大都督府會議,重點是討論最近的鎮反運動。

已經擴大化的鎮反運動進行以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因為擴大化難免多殺人、多抓人,也帶來了一定的思想混亂問題。這個問題現在不但但是各級官府,還蔓延到了太平軍內。

會上,周士相對部屬們說道:“現在有人覺得,和韃子勾結計程車紳地主們也有好人,咱們不應該將他們統統殺了,而是要區別對待。汪士榮那裡呈上來好多案子,有些我看了,有些我沒看。我的理解是,這些人當中肯定有所謂的好人,而且不止一兩個,是有一批。

他們在地方上修橋補路,建福濟院收養孤兒,還經常施粥舍米,說是大善人也不為過。我們太平軍辦事要實事求是,必須承認這些人是好人,不能顛倒黑白,將他們統統都當作壞人。

但,這是不是說我們的鎮反運動做錯了?抓他們抓錯了?肯定不是!如果因為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是所謂的好人,就不去追究他們和韃子勾結,禍亂地方,那就是縱容他們。就等於告訴這些人,只要他們施捨出一些錢糧來,哪怕他們帶人殺人放火,哪怕他們替韃子做嚮導,做內應,我們都可以寬恕,這怎麼行?。。。。

在江南,我周士相就幹了兩件大事。一是堅決打擊士紳特權,打破他們對輿論的壟斷,讓老百姓們能夠聽我們說,而不是聽他們說;二是堅決摧毀地方宗族勢力,讓國法完全取代族權、族規。這兩件事,直接關係我們太平軍能不能在江南立足,能不能建設好江南,所以,誰不肯認同這兩件事,就是不認同我周士相。

鎮反絕對沒有錯,不管是軍內還是軍外,都要統一這個認知,各地駐軍要嚴格執行命令,各級官府也要嚴重查辦通虜士紳,絕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不能姑息養奸。總之,誰要不跟我周士相走,那我就請他跟福臨走!”

說完,周士相起身離席,下面的事自有人會主持,該說的他已經說了,如果這樣都不能讓一些有猶豫的人明白過來,那他也沒辦法。反清大業任重道遠,跟不上腳步的自會被淘汰。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

四月鎮江,煙雨濛濛。

從大都督府出來後,周士相來到了戴家山,這裡在去年就被軍部選中為江南陸軍大學校址所在。經過半年施工,本一片荒蕪的戴家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