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同意降清,他們認為當響應廣東方面,擁戴唐王監國。另有以吏官潘庚鍾等人為首的官員既反對降清,可也反對擁立唐王監國,稱仍當奉棄國出逃的永曆為正朔。

三派力量各自爭吵,各有各的道理,鄭成功也是拿不定主意,這才在晚飯之後來海灘散步。他負手遙望夜色中的大海,過了片刻,卻有護衛領著一人過來,陳永華識得這人,卻是白天清廷來使的從人。那人見了鄭成功後一句話也不說,只將一封信遞與了鄭成功,然後便在鄭成功護衛的帶領下消失在夜色之中。

有護衛提著燈籠為藩主照亮,鄭成功看完這信後便將信投入籠中,連著燈籠一塊燒燬。爾後他叫護衛去叫陳永華、黃廷他們過來。

“藩主!”

陳永華等走近鄭成功身邊,又有十數護衛提著燈籠圍在四周,燈火將此間照得明亮。

鄭成功看了眼部下們,緩緩說道:“北京那邊不需多想,本藩寧死也不降清!”

聞言,陳永華和劉國軒都是鬆了口氣,黃廷有些遲疑,但卻沒有反對,而是上前說道:“既然藩主拒絕清廷,那麼藩主是想擁立唐王監國了?”

“太平軍現在擁兩廣之地,據那使者說,現在更是和夔東聯手佔了湖廣,手下兵馬更有十數萬眾,而晉王李定國只殘兵敗將在滇西苟延殘喘,故太平軍擁立唐王已是勢所必然之事。藩主當年便不願奉永曆,如今正好改銜易撤,大勢如此,天下人也說不得藩主什麼。”

工官馮澄世的言外之意自然是既然擁唐已成必然,太平軍和忠貞營都拋棄了永曆,那麼金廈沒有理由還打永曆的旗號。況且,當年永曆在肇慶稱監國時,藩主可是自行立的淮王朱常清監國,要不是唐王來信相勸,藩主哪裡會奉永曆為主。這些年來,延平藩對永曆朝廷可是向來不聽令,更不聽調,而永曆那邊對此也是深知,所以兩方互不干涉。爾今永曆自個棄國跑了,那藩主聯合太平軍、忠貞營擁唐王監國乃理所當然之事。

陳永華和劉國軒都是點頭,對於馮澄世所言深為贊同,他們兩人都是同意擁唐王監國的,畢竟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現在太平軍和忠貞營聯合擁唐,李定國又沒了兵馬,金廈自然要選擇和太平軍、忠貞營一起行事,這樣三家聯手,局面未必就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不想鄭成功卻冷笑一聲,道:“朱聿鍔有什麼資格稱監國,周士相又憑什麼擁他監國?難道除了他朱聿鍔,大明就無人可監國了麼?”(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一章 先拜孝陵者為天子

鄭成功此言著實讓部下們吃了一驚,不知藩主何以如此看輕唐王。要知那唐王朱聿鍔可是隆武帝的嫡弟,而隆武帝和鄭成功之間的情誼可是天下皆知。當年隆武帝非常欣賞鄭成功的才華,他嘆息說:“惜無一女配卿,卿當忠吾家,勿相忘也!”為了表示對鄭成功的寵愛,隆武帝更將當朝最尊崇的朱姓賜給鄭成功,並將鄭成功原名森改為成功。從那時起,鄭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世人也皆喚鄭成功為“國姓爺”。

唐王乃隆武帝嫡親之弟,藩主當年和隆武帝情誼又是無比深厚,陳永華、劉國軒、黃廷、馮澄世他們是打破腦袋也不明白藩主為何突然看輕唐王。他們可是記得,當年永曆在肇慶監國稱帝時,藩主不願奉永曆為主,而想立淮王朱常清監國,結果唐王書信相勸,藩主便變了主意改而擁立永曆。由此可見,在藩主心目中,唐王這個隆武帝的嫡弟份量很重。

永曆棄國出逃,太平軍於廣東擁立唐王監國,事情若成,代表大明帝系再次回到隆武帝一系。雖然唐王朱聿鍔只是隆武兄弟,並非子侄,但不管如何,這帝系總算是回到了唐王一脈。所以有當年隆武帝舊情在,又有現實利益在,鄭成功於情於理、於公於私都當響應擁唐,但現在他卻將唐王看的如此輕,認為他沒有資格監國,這實在是讓陳永華等人無比困惑,不知藩主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前軍都督黃廷想不明白,但又知道自家藩主和隆武帝的關係,所以他不得不委婉提醒鄭成功,他道:“天下不可一日無主,唐王是紹宗嫡弟,兄終弟及,既然永曆棄國,唐王監國無可厚非。”

“從紹武帝算,唐王監國也在情在理。”馮澄世亦道。

下午藩下官員將領還在爭吵時,馮澄世就問過其子馮錫範的看法,馮錫範的看法是必須擁唐,且必須快,不能耽擱。否則,清廷那邊會借永曆棄國大造輿論,使得天下擁明、復明軍民士紳士氣大喪,對明朝徹底絕望;二來恐永曆初時舊事會重演。永曆初時舊事說的是當時各地紛紛有明朝宗室自稱監國,不服永曆,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