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左右參政便是實質如歸,真正的大明命官了。只是聖旨只允周士相任命六品以下文官,這倒是麻煩,難道我們從此要成武官不成?
王章鈞拿眼瞧了秦榮,見對方也正瞪著自己,不由嘴角一咧,一臉的得意,似乎在說你先前說我不是朝廷命官,可現在你敢說我不是了嗎!大不了我拼著進士文臣不當去做武將去,你能拿我怎麼著。。。
雖然不是封自己做國公,也沒有封侯,而是封了個興平伯,不過周士相倒也沒有不滿,國公也好,侯爺、伯爺也好,都將是昨日黃花,等到廣州大捷的訊息傳到昆明,國公和侯爺朱由榔可是拿不出手的。
“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士相起身從郭之奇手中接過聖旨,隨手交給宋襄公,便要請郭之奇坐下說話。身後的瞎子李卻突然一臉不滿的跳將起來,氣得直嚷道:“昨就給個伯爺的,我家大帥可是說了,朱家皇帝得叫他做親王,要不然就不認他朱家皇帝!”(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
坑爹啊!
坑秀才啊!
周士相懵圈了,天知道朱慶來什麼時候把這話告訴瞎子李的,瞎子李又是吃了什麼蠢藥竟敢這個時候叫嚷出來。
不錯,他是想要永曆封他為親王,可不是這麼個要法,這世上哪有當著皇帝使臣的面嚷著不給親王封號就不認皇帝的!
死瞎子,老子對你這麼好,五十個滿州娘們可勁給你弄,你就這麼報答我!你他孃的能不能長長腦子,走走心啊!
周士相真的懵了,不知道如何應對這突發狀況,他傻傻的站在那裡看著郭之奇,臉上的笑容還掛著,只不過看上去很尷尬,好像皮笑肉不笑似的。
瞎子李的“豪言壯語”跟他孃的仙音一樣竟然繞樑不去,迴盪在議事廳中,迴盪在每個人耳中。
大帥要請封親王?怎麼這事我不知道的?
宋襄公驚訝的看著周士相。
王章鈞和左清也是驚得合不攏嘴,呆若木雞的望著周士相的背影,二人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賊秀才真是好膽量!
他二人只當瞎子李弄這一出乃是周士相事先授意,以便借這渾人之口說出他不能直說之事,畢竟周士相若直接張嘴跟永曆要親王封號,對永曆也未免太不尊重了,也太跋扈了些。
不過他二人卻不看好永曆能封周士相為親王,因為南明雖然只剩這麼點地盤,公侯伯也濫封了一大堆。可對王爵卻是看得極嚴,當年孫可望的秦王封號也是陳邦傅等人瞞著永務矯造金冊和金印私下授予的,永曆一直不予承認。後來若不是兩廣淪陷。陳邦傅等人想將永曆賣給清廷以求進身之階,永曆為了得到孫可望的庇護,走投無路之下才不得不承認孫可望的秦王封號,如此才有了大明朝的第一個異姓親王。
李定國的晉王和劉文秀的蜀王封號某種程度上也是永曆走投無路才冊封的,畢竟他要依靠李定國和劉文秀對抗孫可望,不給予李、劉二人親王封號不足以激勵他二人為其賣命。換言之,孫可望的秦王、李定國的晉王、劉文秀的蜀王封號都是永曆帝為了活命拿出來的籌碼。也是他唯一能拿出手的東西。
永曆唯一在沒有人身受到危脅情況下主動封王的就是福建鄭成功,永曆三年朱由榔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八年又加封鄭成功為潮王(親王)。鄭成功卻堅辭不受,仍以永曆三年所封延平郡王為封號。
永曆封鄭成功為王,其實也是為了獲得鄭氏的支援,畢竟鄭氏地盤雖然不大。可擁兵將十餘萬。又有強大水師在手,替永曆朝廷牽制了東南清軍。若沒有鄭氏在東南牽制,清廷早就將東南的大軍調出入侵西南了,焉有永曆今日在雲南苟延殘喘。換言之,永曆封鄭成功為王也是為了保命。
另外李成棟的寧夏王是其死後追封的,活著的時候永曆只封其為惠國公。除這四個活人一個死人外,永曆再未封過一人為王,哪怕追授都沒有。由此可見在永曆心中王爵有何等的重要性,非性命關頭他是斷不會將王爵拿出封賞的。畢竟王爺要是也跟國公、侯爺一樣漫天飛。那就不值錢了。
換作是一心忠於明室的官員,斷不會如此看待永曆封王事,可王章鈞和左清都是變節降官,對明室早無忠心可言,二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永曆封王事,雖有偏頗,但卻是一針見血看出其實質來。
太平軍在廣東,永曆朝廷在雲南,二者之間隔著廣西,太平軍自然對永曆朝廷沒有威脅,對永曆帝本人也沒有威脅,故而左清和王章鈞不認為永曆能將王爵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