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之類的惡獸傷人,這才築起寨牆以杭。
由於這是一個不住遷徙的部落,因此其結構便比較簡單,一般的老人並不多見,在一次次的遷徙和奔逃中,老人根本就無法承受那種苦楚,一些不願遷走,一些在路途死去,或由於行動過緩而被俘。對於一個不住遷徙的部族來說,年老體弱實是一種悲哀。
對於小孩,在這種部落之間極為看重。一個種族只要有小孩,那這個種族便還有希望。在一個重視小孩的部落之中,女人也備受關懷,不過女人們的任務只是生兒育女,當然男女分工也不同,一個男人更可同時擁有幾個女人。
蓋山部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視小孩的部落,雖然族中只有二百餘人,但有七成是婦孺。
蓋危就有三個女人,五個兒子,這也是蓋危的驕傲。事實上,蓋危在人丁稀少的蓋山氏之中,地位極高,因為他是族中出名的勇士,能夠徒步追上野馬,又擁有超乎尋常的靈覺。因此,很受族人的擁戴。何況族中一共只有二十戶人家,年齡最長的也只有四十歲。
蓋危的大兒子已經十五六歲,也是族中有名的獵手,二兒子也能夠上山獵獸,只有最小的三子仍然只是少不更事,而他仍有一個妻子已懷胎六月。如果算起來,蓋危已有十多個兒子,只是病死的病死,被野獸吃掉的也有。當然,這一切在這個時代極為普遍,但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生龍活虎、極具土命力之人,也或許是一種幸運。
軒轅諸人的到來使得蓋山氏為之震動,倒似是蓋山氏有史以來最大的一件事。
軒轅所帶來的那匹神駿異常的野馬當然也成了小孩戲耍的物件,而如軒轅與跂燕這般俊男美女同樣讓蓋山氏的人歎為觀止。
蓋危的三個女人雖然在族中算是佼佼者,但與跂燕一比,有著螢火皓月之別。
蓋山氏的許多女人是自別的部落裡搶過來的,但被搶過來的女人也都成了蓋山氏的一部分,而蓋山氏的背景正是整個時代的縮影。
在這洪荒的時代中,一切都失去了法則,為了生存,所有的秩序都被打破。
人與人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都變得赤裸裸,除了掠奪還是掠奪。
軒轅諸人的到來,整個蓋山氏都大感振奮。
對於軒轅和他的那一群戰士,蓋山氏以最大的熱情最隆重的形式歡迎,是因為龍族戰士的傳說早已飛遍了天下各地,而軒轅在君子國的大名更是紅極一時,當然,君子國的名聲極好,這是一箇中立從不對外掠奪、愛好和平的強大部落。
所以,那些弱小的部落都喜與他們交往,也絕對不會去惹他們。鑑於這些,蓋山氏便不得不以最盛大的禮節來對待軒轅諸人。
蓋危更講出了軒轅相救的經歷,還有大破沚曲人等驚心動魄之事,聽得蓋山人只當軒轅是個活神仙,軒轅解釋都沒有用。
柳莊諸人才來一會兒,便被蓋危的大兒子蓋石領著一群年輕的大娃娃給纏住了,然後族中的年輕人也都纏住柳莊這群來自君子國的劍手,要他們傳授劍法,指點武功,倒是因為劍奴年齡太大,那種深沉的樣子,大孩子們不敢惹,軒轅因身分特殊也沒人敢來胡纏,而跂燕則被那群女人們給拉去。
這種場面亂成一團糟,連蓋危諸人也沒辦法,只好聽主任之。軒轅也感到好笑,這種禮遇他還是首次遇到,不過,這卻是蓋山氏的一片盛情。
軒轅倒是向族中諸人討教有關於馬的經驗,這群人經常去捕野馬,但很難尋到如軒轅所馴服的野馬這般狂野。
蓋山氏中的長者們毫不藏私地向軒轅傳授捕馬的經驗,其中有許多深刻的要點。不過,蓋山氏中許多人都只有捕馬經驗,而未真正享受過騎馬的快樂。於是所有年長者都聚在寨外的平地上,欲試騎軒轅所捕之馬。
蓋危諸人給馬兒套上韁繩,率先躍上馬背,風馳電掣般跑了一圈,只讓所有圍觀者大聲叫好。
軒轅也沒想到繫上韁繩的野馬如此容易控制方向,當然,這也是因為蓋危的身子靈巧,方能在顛簸的馬背上坐穩。
軒轅也騎了一圈,感覺不錯,就是覺得所坐之處有欠幹穩,似乎少了點什麼。
然後又有幾人試馬,但其中有兩人險些被摔下馬背,若非軒轅抓住馬韁,只怕會摔成重傷。如此看來,這馬兒也不是很好騎。
蓋危也察覺到了騎在馬背上的弊端,如果只是騎馬,全部心神用在馬背上還好說,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一旦分神,可能就會有被摔下馬背之危。如何讓馬背之上少些顛簸,讓馬兒在跑動時,一切都顯得平衡,這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