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1 / 4)

小說:遮蔽與記憶 作者:雨霖鈴

絕 唱

在《呼蘭河傳》中蕭紅寫了小團圓媳婦被虐待致死的悲慘故事,在孩子的記憶中最後化成了一個悽婉的傳說:

據說,那團圓媳婦的靈魂,也來到東大橋下。說她變了一隻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的就到橋下來哭。

有人問她哭什麼?

她說她要回家。

那人若說:

“明天,我送你回去……”

那白兔子一聽,拉過自己的大耳朵來,擦擦眼淚,就不見了。

若沒有人理她,她就一哭,哭到雞叫天明。

在蕭紅的作品裡寫到死的地方不知凡幾。一九三○年,蕭紅和陸振舜來到北平求學。那一年的冬天,這個當時叫張乃瑩的姑娘在房中了煤氣,突然昏倒了。朋友忙亂了好一陣子,她才甦醒過來,後來由這件事大家談到了“死”,乃瑩說:“我不願意死,一想到一個人睡在墳墓裡,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多麼寂寞啊!”她說:“我總是一個人走路,從前在東北,到了上海後去日本,從日本回來,現在的到重慶,都是我自己一個人走路。我好像命定要一個人走路似的……”如此一路走來,魯迅先生死了,愛人離去了,在日本人的炮聲裡,她走到了三十一歲的冬日。這個冬日,就像臂膀。她願意休息一下再趕路,但睡著了誰知道就不醒呢?她有許多的惦念。在內地陷入戰火的時候,她來到香港。她是在這裡等待最後的結局嗎?《呼蘭河傳》寫出了,她的牽念是什麼?

臨終的眼:蕭紅(8)

一九三八年,蕭紅和馮乃超的夫人一起離開漢口。此時她已經和蕭軍分手,但懷著他的孩子。在宜昌,同伴病了,蕭紅一個人在天還沒亮的碼頭被繩索絆倒,虛弱到無力站起。於是就躺在那裡,事後她向朋友說:“然而就這樣死掉,心裡有些不甘似的,總像我和世界上還有一點什麼牽連似的,我還有些東西沒有拿出來。”據駱賓基說,寫作《呼蘭河傳》的決心和最後的腹稿也許就是在這時候形成的。最後,她藉助一個趕船人的幫助站了起來。

一九四一年春,史沫特萊回國途中路過香港,特地來看望蕭紅,蕭紅正患著肺結核。那時,肺結核幾乎是個不治之症。盤尼西林剛剛被使用,但價格極其昂貴,打一針就要傾家蕩產,窮困的蕭紅怎能用得起呢?

史沫特萊勸蕭紅離開香港去新加坡。因為日軍必定要進攻香港和南洋,香港至多能頂半個月。史沫特萊把蕭紅送進香港瑪麗醫院。不久,史沫特萊回國去了,蕭紅的病又一天天加重起來。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軍開始攻打香港。

一九四一年聖誕節,香港淪陷。在淪陷的前兩天,蕭紅舊疾復發,又住進了醫院。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三日,醫生懷疑蕭紅患了喉瘤,給她開了刀,開刀後才知並非此病。蕭紅知道自己再沒有復原的希望,但她又有著強烈的求生願望,因為她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駱賓基來看她時,她說:“我本來還想寫些東西,可是我知道,我就要離開你們了,留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去了……”她的眼睛溼潤了,又低聲說:“這樣死,我不甘心……”

醫院中所有的外籍醫生都被扣留在日軍集中營裡,其他醫生和修女或是被抓,或是逃走。第二天,醫院被日軍接管,掛上了“大日本陸軍戰地醫院”的牌子,院中所有的病人都被遷走。這一天清晨六時左右,蕭紅就昏迷不醒了。

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十一時,蕭紅病逝,年僅三十歲(虛歲三十一歲)。

我們應該說是戰爭戕害了蕭紅。如果沒有日本人的入侵,蕭紅絕不會這麼年輕就死掉。是戰亂毀損了蕭紅,這筆帳是應該記在日本人的賬簿裡。

這是一九四二年的一月,蕭紅三十一歲。在日本人的槍刺下,生命變得飄忽,如風中之燭,戰爭掐滅。

一聲天鵝的絕唱,淒厲哀痛。這美的消逝,是對戰爭的控訴還是對命運不公的抗議?身邊沒有一人的蕭紅,在日本人來的那個長夜裡,外面的軍靴馬嘶,是怎樣折磨著她的神經?她從東北日本人的手掌掙脫,最後還是死在日本人的佔領地裡。蕭紅的病不僅與戰亂生活有著直接關係,而且,重病的她如果不是被日軍趕出醫院,也不會死得那樣快。

《呼蘭河傳》裡寫道:“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長大,長大就長大,長不大也就算了。老了,老了也沒什麼關係,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動了,就躺著,這有什麼辦法,誰老誰活該。”“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迴圈地走著,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