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利的刀刃直接刺穿了高麗一代梟雄的胸膛。
拼盡最後一絲力氣伸手握住刀刃,林衍似乎明白過來什麼。要說現在整個高麗的掌控者,實際上已經不是林衍,而是那個透過各種威逼利誘手段直接獲得了大多數高麗官員支援的聾啞男子,而想要瞞著林衍為已經被監視起來的前任高麗王培養死士,恐怕也就只有他能夠做得到。
可是王禃是不知不扣的蒙古支持者啊,也正因為此林衍才把他趕下王位的。鮮血順著冰冷的刀刃一滴一滴的掉落在地上,林衍的瞳孔中最後一絲生機正在漸漸的消散。
或許是臨死的時候是人一生中最明白的時候,林衍突然間反應過來,只不過他已經沒有任何力氣開口告訴大步走過來的高麗王真相,更何況林衍也清楚,就算是自己告訴了他,恐怕他也不會相信。
陰謀,這是徹頭徹尾的陰謀!
這一次,高麗是真的死無葬身之地,這大殿上的所有人,恐怕也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還好,某還沒有看到那一幕,而且殺了某林衍,你距離死亡也已經不遠了,說不定大家黃泉路上還能見個面。
大步走過來的王禃有些詫異的看著自己數年之中唯一的夢魘和最大的敵人,在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嘴角邊竟然流露出一絲笑容。伸手猛地奪過來死士手中的兵刃,王禃輕輕呼了一口氣,將兵刃在林衍的胸膛中狠狠攪動了一番,方才一下抽出來。
鮮血噴灑在死士們身上,也噴灑在王禃的衣袍上。這位曾經和現在的高麗王,舉起來滿是鮮血的兵刃,哈哈大笑,狀若癲狂。(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二章 擒賊先擒王
默默的放下手中的千里眼,楊正徑直一揮手。
身後一道道黑影衝入風雪中,很快就消失了蹤影。而幾名高麗官員誠惶誠恐的站在楊正身邊,不敢言語,楊正身邊的隨從走過去低聲說道:“統領有令,你們準備收拾一下殘局。”
幾名本來就不知道自己做出的抉擇是否正確的高麗官員,終於聽到了楊正的吩咐,頓時如蒙大赦,撩起衣袍招呼手下茫然四顧的官吏們跟上去。而楊正嘴角邊泛起一絲冷笑。剛才他已經用千里眼將大殿之中的情況盡收眼底,在大殿的殿門在林衍背後關死的時候,楊正買通的人已經負責將大殿中的一扇窗戶開啟,而這扇窗戶正對楊正所在的二層走廊,可以讓楊正看清整個大殿。
當看到王禃手舉刀刃癲狂樣子的時候,楊正就已經清楚,這一次沒有什麼懸念了。不過楊正眼睜睜看著林衍死的,作為一個聾啞人,對於普通人的動作行為敏感要遠遠超過平常人,所以楊正感覺自己能夠確定,林衍在臨死的時候已經想明白了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只不過為時晚矣。
更何況就算是林衍真的能夠反抗的話,最後也不過是被楊正徹底的打壓下去,畢竟楊正這幾個月在高麗可不是休閒度假。剛剛將金俊殺死沒多久的林衍倉促上位,根基不穩,很多官員只是在明面上效忠於林衍以防殺身之禍,但是心中自然是各有想法。楊正恰恰就是選擇了這個關鍵的時候,畢竟對於大多數高麗官員來說,一個沒有多少根基的林衍,遠遠沒有大明來的強大,所以應該如何做出選擇,甚至不需要楊正去勸說。
至於楊正為什麼要殺掉林衍,那就很簡單了,因為楊正想要呈遞給葉應武的,是一個高麗,是屬於大明的三千里地山河,而不是一個隨時都有可能成為牆頭草倒戈的藩屬國。
而身為高麗實際上攝政王的林衍,自然沒有留著他的道理。楊正在利用和林衍的合作,將整個高麗混亂的局勢穩定下來,然後安排好迎接鎮海軍渡海的諸多事宜,這些事情結束之後,自然也就用不到林衍了。更何況楊正也很清楚,按照鎮海軍王虎臣和王大用的性格,也沒有留著高麗這藩屬國的道理,到時候一旦操作不當落下什麼後患,反倒是麻煩,所以楊正索性先下手為強。
再說回來,這一人顛覆一國,絕對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對於歸順葉應武麾下這麼長時間來並沒有什麼顯著功勳的楊正來說,沒有拒絕的理由。
可以說高麗這個局耗費了楊正不少心血,不斷地在暗中收買聯絡高麗官員將領,甚至還冒險資助已經被廢掉的上一任高麗王培養死士,歸根結底就是為了能夠在朝廷葉應武那裡突然決定動手的時候不至於倉促,只是沒有想到現在這麼多棋子一一發動,竟然沒有出什麼差錯。
現在一旦王禃重新被控制起來,那麼整個高麗也基本上就算大明一言九鼎了,那個諾諾弱弱沒有什麼能耐的安慶公,楊正自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