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部分(3 / 4)

小說:傾宋 作者:團團

交給皇后娘娘宮中用玉璽,或者直接送往前線。

不等葉應武開啟看,文天祥已經開口說道:“就在半個月之前,南洋西部的德里蘇丹國和伊爾汗國爆發一場大戰,戰爭之起因應該是德里蘇丹國因為伊爾汗國的兵力都被海都部在南側的軍隊牽制而看到可乘之機,想要趁機向西拓展領土,結果雙方在克什米爾兩次大戰,德里蘇丹國戰敗,損失軍隊數萬,元氣大傷,只能向西北側收縮,導致原本被德里蘇丹國控制的南側道路已經無人把守,伊爾汗國隨時都有可能順著這條道路橫掃,直撲我大明安南行省的真臘一帶。”

德里蘇丹國、克什米爾這些拗口的名字就算是文天祥念出來也不流暢,不過葉應武還是聽得明白,不由得皺緊眉頭。之所以他能夠放心的將宣武軍這鎮撫南洋的主力戰軍抽調北上,就是因為南洋西側有和大明結盟的德里蘇丹國作為屏障,而且為了藉助德里蘇丹國抵擋伊爾汗國,大明這些年給予的援助也不少,再加上在歷史上對伊爾汗國的進攻,德里蘇丹國一直佔據上風,多次取得大勝,所以葉應武並沒有過多擔心,而現在來看德里蘇丹國顯然是因為自大而主動出擊了,喪失本土作戰的地利和人和優勢,德里蘇丹國果然很難和伊爾汗國這等蒙古金雕的後裔相較量。

第六百零二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上)

轉念一想,葉應武對於德里蘇丹國這莫名其妙的進攻以及慘烈的戰敗突然間覺得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畢竟他一直信任德里蘇丹國,卻忽略了德里蘇丹國的位置,在七百年後,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可是三哥這個神奇的民族,這德里蘇丹國雖然和後世的三哥信仰的宗教不同,但是血脈中那種神奇肯定是一脈相傳的。狂妄自大和屢吃敗仗三哥好像就喜歡這麼玩兒。

想到這裡,葉應武不由得輕笑一聲,像是嘲笑那德里蘇丹國不知天高地厚,又像是自嘲自己怎麼將南洋最致命的西側側翼交給了這樣的盟友,早知道當初還不如直接一口吞併德里蘇丹國,將這一帶作為緩衝呢。

文天祥和蘇劉義顯然不知道陛下面對這樣八百里加急的軍情還有心思笑,蘇劉義當即上前一步:“陛下,原本鎮撫南洋的宣武軍已經北上了,所以現在南洋只有北側的靜江軍和大理軍尚有一戰之力,其餘地方廂軍以及三佛齊等國的軍隊,臣認為令其保護州府還可以,但是想要和伊爾汗國決戰,未免有些託大。”

“李芾帶著宣武軍走後,這南洋陸地上就是馬老將軍做主,馬老將軍怎麼說?”葉應武看著奏章上署名的馬,一邊開啟奏章一邊問道。

對視一眼,文天祥和蘇劉義都沒有說話。

“怎麼了,朕看馬老將軍這奏章中只有幾句是告急的,後面這不是一直在分析敵我實力麼?”葉應武饒有興致的將奏章大致掃了一遍。

“馬老將軍堅決請戰。”文天祥硬著頭皮說道,“不過馬老將軍年事已高,大理軍將軍婁勇上奏奏章中專門提到此事,為了馬老將軍身體著想,建議讓靜江軍殿後,他率領大理軍先頂上去。”

葉應武也看到了奏章後面明確的請戰之言,點了點頭:“那你們政事堂是什麼意見?”

“臣同樣反對。”蘇劉義朗聲說道,“馬老將軍和高老將軍兩位是國之柱石,高老將軍率領天雄軍向河西進攻,已經讓政事堂和兵部提心吊膽,害怕老將軍有什麼意外,現在馬老將軍也要出戰,若是有什麼不測,我大明軍方經不起這個損失!”

對於蘇劉義的回答,葉應武並沒有反駁,他很清楚馬和高達在大明軍中擁有怎樣的地位。這兩個性格直爽剛烈的老將,成名已久,在前宋時候就是軍中的頂樑柱,到了大明時代,更是軍隊的象徵和活化石,他們的門生故吏、徒弟部屬遍佈軍隊,德高望重不說,而且這些年征戰天下,功勳卓越,讓這兩個老將軍上陣,本來就有些不妥了,而如果兩人再有什麼意外,那非得在大明軍中引起震動不可。

葉應武眯了眯眼,翻到奏章的最後一頁,苦笑一聲:“但是你們攔得住麼,你們看看馬卿家都把這兩闋詞給朕抄在這裡了,這不是逼著朕讓他衝上去麼?”

這奏章蘇劉義和文天祥雖然沒有細看,但是最後那闋詞他們還是知道的,正是辛棄疾赫赫有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尤其是最後的“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更是被老將軍寫的龍飛鳳舞、力透紙背,老將軍寫到這裡的激昂情懷以及滿腔熱血可見一斑。

葉應武有些無奈看著蘇劉義說道:“如果朕不答應的話,那豈不是一頂‘昏君’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來了?莫非兩位愛卿就這麼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