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二將,每當白眉初看到這兩個小活寶站在一起就暗自好笑。
從一件小事上,白眉初就看出了張若名和鄧文淑的不同。班級每個月都要調換座位,白老師有自己的想法,他要讓每個同學之間都能有親密的關係,而不僅僅總是相好的那麼兩三個人,如果能在四年本科期間所有同學都能和其它人坐過同桌,就會很自然的親密起來。老師的苦心是為了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增進同學友誼,學生們按著老師的方式不停的換同桌,最麻煩的是王貞貞,沒有人願意和她坐在一起,張若名更加反對,搞的王貞貞也很苦惱,可惜身軀肥胖佔地自然就大,只有和鄧文淑坐同桌是王貞貞最高興的事,鄧文淑坐在邊上從來不和她互相擠,每當她掉了東西,鄧文淑都主動幫行動不便的她揀。王貞貞一個人要佔近四分之三的課桌,她的同桌沒少找白老師告狀,只有鄧文淑默默不語。這一切白眉初都看在眼裡,他想著班級裡年紀最小的學生卻最具有包容心,從來沒有在老師面前說過對某個同學的不良看法。白眉初對鄧文淑的好感就是在這期間逐漸形成的,他認為如果不出意外,鄧文淑將會成長為班級裡最有出息的學生。
女師的求學生涯是鄧文淑一生最關鍵的時期,是心智逐漸由小孩子到青年過度的主要階段。鄧文淑本人也是麼認為的,在她八十歲高齡還能記得女師校歌的歌詞,可見她對在女師學習生活的懷念。
白眉初的期望是好的,他期望心愛的學生鄧文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發生意外,但是卻如何也沒有想到,意外來了,而且還很大,很激烈。這場白眉初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意外,不僅僅影響到鄧文淑一個人的人生,而且還影響到了中國當時整整一代年青人,甚至於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程序。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了。
第五章相識1
第五章相識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歐洲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侵略和壓迫。中國的民族資本工業在這時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中國社會也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各種思想如雨後春筍應時而出,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進行著反思運動,希望能找醫治拯救中國的良方。一九一五年九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一九一六年起改名《新青年》),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是*和科學。新文化運動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是中國近代史上未曾有過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適合中國社會需要的新思潮的傳播開闢了道路,在青年學生中作了積極的思想準備。西方列強無暇東侵,狼子野心不死的日本藉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去德國在山東強佔的各種權益。一九一八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一九一九年一月十八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京政府竟準備在“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五月四日,北京三所高校的三千多名學生代表衝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他們打出“誓死奪回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並且要求懲辦交通總長曹汝霖、貨幣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隊伍行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併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後,軍警進行*,並逮捕了學生代表三十二人。
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受阻,學生被逮捕的訊息幾天內就傳遍整個中國。各地的青年學生們憤怒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是一群深為祖國命運擔憂的熱血男兒,隨之而來的席捲全國的大規模學生運動是北洋政府當局如何也沒有料到的。最早響應“五四運動”的自然是天津的學生,天津離北京最近,北京發生的*在當天就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緊鄰著的天津。
突如奇來的變故使白眉初猝不及防,他聽到訊息後擔心自己的學生受到影響,五月五日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地來到學校。果然不出所料,等他進了學校大門就覺察到氣氛不對,平時恬靜的校園竟然充滿了火藥的味道,他加快腳步跑上二樓,走在樓道里他感到莫名的不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