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來報,建平戰事正緊,孤之麒麟兒與曹家之子於永安對峙,已有一月餘。孤心中難安,為防萬一,當速撥兵馬前往救援。可時下西川剛平,我軍兵力無多,恐生變故,難以多撥動兵馬。依士元所見,該當若何?”
龐統聞言,神色一凝,負手而立,面色肅然,徐徐而道。
“永安戰事交著,且建平一郡,乃西川門戶,不可有失。茲事體大,若要遣將率兵救援,龍膽侯趙子龍無敵於天下,自是不二人選。不過如王上所言,西川剛平,雖有一大將鎮守,以震懾宵小。因此,龍膽侯不可輕動。依統之見,張文遠智勇雙全,可擔此大任!!”
“文遠。”
文翰聽了,喃喃一聲,刀目中稍有沉著之色。龐統似乎看出文翰的顧慮,凝聲而道。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張將軍前番因一時急功近利,而於山口關被諸葛孔明大敗,後又因黃老將軍之死,至此脾性大為收斂,比以往更為縝密機警。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王上若交付重任,文遠豈有不效以死力之理?”
文翰聞言,恍然醒悟,搖首一笑。可知張遼在原史上,乃是五子良將之首,把守合肥,殺得十萬東吳兵聞風喪膽。而當時在山口關的情勢,文翰自問若是換了自己,也會禁不住所誘,出兵盛勢襲擊,意圖一舉擒殺諸葛孔明等人。文翰想罷,微微頷首而道。
“士元所言極是,若非你所提醒,孤幾乎誤事。”
龐統會意一笑,奇醜無比的臉上,散發著光彩。文翰能聽人言,擅於分析利弊,權衡輕重,對於謀士來說,卻是極為難得明君。
次日一早,張遼受命來見。文翰遂傳達將令,張飛聞言,精神大震,心中更是感激無比。他自以為,自從山口關大敗後,文翰記著此過,從此便罕有會給他統率三軍,或是交付重任的機會。此下見文翰如若以往那般重信於他,張遼心頭一揪,跪伏在地拜道。
“王上知遇之恩,某雖死難報萬一,定當竭力而往,效以死力!!”
文翰哈哈一笑,急扶起張遼,與之謂道。
“文遠乃孤西唐國之棟樑,孤之皇圖霸業還需多多依仗予你,還望文遠努力進取,莫要辜負孤之厚望!”
張遼感動不已,慨然應諾,虎目中已有淚光泛動。文翰手執張遼之手,長嘆一聲,徐徐而道。
“如今西川已平,但百廢待興,尚有不少蜀國餘孽,妄圖造亂。建平乃西川門戶,不可有失,一旦魏兵攻破,西川危矣。文遠此去,事關重大,只可勝不可敗。可孤如今尚能呼叫兵馬無多,依文遠之見,須得多少兵眾?”
張遼聞言,虎目一睜,射出兩道精光,慨然而道。
“王上不必多慮。某隻須三千精兵,兼之永安兵馬,便可擊退魏賊,保得建平無礙!!!”
“軍令如山,軍無戲言!聽聞魏軍之內,不但有荀公達出謀劃策,更有許仲康這般絕世猛將,文遠萬不可輕敵!”
文翰聽了,刀目剎地一亮,隨後又神色一沉,與張遼謂道。張遼目光炯炯有神,雙手一拱,厲聲應道。
“王上勿慮。世人皆俱許仲康虎威,某卻視於兒戲,甘願立以軍狀!!!”
文翰見張遼戰意昂然,甚是欣慰,膽氣一壯,又以眼色投向龐統。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永安戰役(上)
龐統淡然而笑,輕輕頷首。文翰心裡大定,遂與張遼笑道。
“竟是如此。事不宜遲,遲則生變。文遠可速速整齊兵馬,即日出發!!”
張遼聽言大喜,拱手稱偌,便拜退而去。當日,張遼點齊三千精兵,又向文翰乞請周倉為副將,文翰應許。待今夜初更,張遼整備完畢,與周倉一併三千兵馬,速望建平永安方向趕往而去。
張遼兵馬已動,趕往解建平之危。而文翰則坐鎮於成都,一面穩定局勢,一面安撫西川各郡百姓。
文翰藉助轟雷炮之威,使得智謀百出的諸葛孔明,原本打算借成都天險,城池堅固,來與唐軍徐徐糾纏,以待局勢大變的計劃,最終無疾而終。而在關鍵時候,孟優引蠻眾趕至。文翰傾勢而攻,一戰功成,攻克成都。至此,蜀漢一國已然覆滅,諸葛亮等餘眾為擺脫西唐的追殺,逃往荒蕪的交州,妄想借東吳勢力,東山再起。持續將近數年之久的唐、蜀之爭,到此告一段落,西唐逆襲功成,取得了西川之地。
且說在建平郡永安城,此處乃是西川唯一尚存戰火的地帶。文舜依徐庶所言,堅守城池,以深溝土壘抵禦曹丕的兵馬。而魏軍並無攻城器械,又見蜀兵意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