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其前番錯失荊州,執意要行。潘公軍威宏盛,三軍無不敬之。軍師勸說不得,只好隨其所意。因而教我前來報與王上,還望王上修書一封,以召潘公歸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撕心之痛
法正一聽,眉頭一皺,連忙向馬良打去眼色。馬良卻是視而不見。此時又見劉備頷首而道。
“原來如此。孤適才還心疑軍師為何這般不知輕重,未有遣無雙歸來養傷。卻是無雙介懷荊州所失之事,因而執意不歸。無雙脾性剛烈,軍師勸說不住,亦是難怪。孤這就修書一封,無雙知孤並無怨其失守荊州,定會歸來。”
劉備說罷,遂修書一封,教陳到立即收拾行裝,明日前往前線。陳到領命。眾人遂便散去。劉備聽聞潘鳳無慮,精神轉好,回到內殿,更與近侍滔滔不絕,說起他與潘鳳、張飛三人昔日舊事。不知為何,劉備近日來,極為牽掛潘鳳、張飛二人,這舊事回想起來,從桃園結義,征戰黃巾,十八路諸侯征伐董卓,再到轉走徐州,與梟雄曹操爭鋒江南,後來又到臨危受命,助劉琦協管荊州,最後進軍川地,成立蜀國。那數十年的往事,歷歷在目,宛如昨日之事。劉備說得眉飛色舞,一眾近侍亦是聽得出神。
當夜,在法正府內。法正、馬良、陳到在法正內室之內,正是商議。陳到聽聞潘鳳已死,頓時面色大變。法正連聲嘆氣,急向馬良問道。
“潘公早已歸神逝世。你這教叔至將來如何覆命!?倘若叔至虛偽報之,日後此事揭發,叔至便是欺君之罪,項上人頭難保矣!”
馬良聞言,亦是長嘆一聲,緩緩而道。
“眼下國難當前。蜀漢如若累卵,倘若主公得知潘公被關雲長所斬,定然雷霆震怒,不顧一切,傾國之兵力,攻往西唐,以為潘公復仇。可眼下我國兵力空虛。倘若曹操趁勢從荊州出兵,前來襲擊。如此一來,我軍首尾難顧,顧此失彼,不出數月,我國境地皆落入曹魏之手!到時縱然軍師有經天緯地之智,亦難有迴天之術!因此此下,當應大局為重,無論如何,亦要瞞住主公!至於將來若是主公歸責叔至,某自會與主公秉奏,此全乃某一人之意,與叔至無關。主公如何責罰,縱然要取某項上人頭,某亦無半分怨言。”
馬良一臉願赴義而死的慨然之色,法正一見,心裡一抖,神色悽然,搖首而道。
“可紙終究包不住火。主公乃一代明君,心思細密過人,遲早發覺其中端倪!”
“孝直不必多慮。此中我早與軍師有過商議。軍師有言,只要我等能穩住主公一些時日,待他擊退張遼,殺入東川。即時如若實在瞞不住,可如此如此。主公必能明悟我等一眾苦心!”
馬良雙眼精光爍爍,當下道出一計。法正聞言,沉吟一陣,臉色的急色稍稍褪去,與陳到拱手而道。
“如此一來,卻是苦了叔至。”
“法公勿要這般,某自知此中關係重大,自當效命!”
陳到不卑不亢,作揖應道。法正暗暗贊之,遂與馬良對視一眼,先做商議。次日平明,陳到賁書前往離開梓潼。隨後數十日子過去了,劉備仍不見陳到回來覆命,亦不見潘鳳歸來。劉備心裡著急,速召法正、馬良商議。兩人以善言安撫,馬良又言,潘鳳忠義無雙,視榮辱於命,定是望能在陣前斬殺唐軍大將,功成身退。劉備聞言,半信半疑,私下尋來心腹將士劉景。卻說這劉景本是劉璋族人,心思狡詐,頗有急智。後來劉備入主西川,他便投於劉備麾下。劉備見他聰敏,甚喜之。當下劉備與劉景謂道。
“無雙素來對孤言聽計從。孤見法孝直、馬季常皆有相瞞之心,不可深信。你今夜潛出城外,趕往前線,探索一二,若見無雙于軍內,你不必顯身,速速歸來。倘若不見,便說是孤教你前來監軍,你暗中打探,得知虛實,不必逗留,速速歸來。”
劉景領命,拜退而出。當夜,劉景收拾行裝,依劉備之命,神不知鬼不覺地秘密潛出城外,縱馬星夜趕路前往前線。旬日後,劉景趕至蜀軍後軍寨內,在寨外離遠探索卻不見潘鳳的旗號。劉景心疑,正見陳到於後軍之內,連忙縱馬入寨。卻說陳到在蜀軍寨內已久,正尋思如何回報。忽然有兵士來報,劉備遣劉景前來監軍,此時諸葛亮正率領前軍兵馬與張遼軍對戰。寨中無大將,陳到連忙出帳相迎。劉景見陳到臉有慌色,暗中起疑,兩人敘禮畢。劉景故作色詢問戰況。陳到一一對答,不過當劉景問起潘鳳,陳到所答卻是模糊,往往很快便轉向另外的話題。劉景見狀,心裡更加疑慮,暗道這陳叔侄必有隱瞞。劉景遂拜辭而出,陳到命軍士安排劉景於寨內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