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友聽得此事,嚇得魂飛魄散,更是與劉禪形影不離,不敢離開寸步。就連劉禪夜裡睡寢,聶友亦在門外伺候。
漸漸地,劉禪對聶友也是煩不勝煩。就在此間,趙雲親率大軍已在數日前趕到臨賀城外大寨。卻說趙雲聽聞前事,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急忙沉色與文舜謂道。
“殿下你乃萬金之軀,豈可如此貿然行事,衝鋒陷陣,陣前廝殺本就是裨將之事,你這般實在是胡來!!鄧士載,你身為副將,為何不竭力攔之!否則,殿下若有折損,你如何擔當得起!!”
趙雲銳目赫赫生威,轉向鄧艾。鄧艾連忙跪伏認罪。文舜拱手急諫道。
“龍侯且慢!士載早有所勸,乃我一意孤行。當時,蜀人慾設計擒我。我便將計就計,以身為餌,待誘得蜀人伏兵盡出,皆欲來擒我時。士載引兵襲之,蜀人必敗無疑。我此計雖險,卻是必勝之法!龍侯若要責罰,便責罰我罷!”
趙雲劍眉一挑,猛地一掌重拍奏案,‘嘭’的一聲巨響,震得整座帳篷好似墜倒。宇文恪等將見了,紛紛跪下說情。文舜卻也頑固,與趙雲直視,毫不退讓,凝神而道。
“我雖為大唐世子,但竟入仕從軍,便是軍中一員。諸軍將士皆為國捨生忘死,共創大業。我本有機會,大挫於彼,為何棄之!?”
“你!!好!!你竟知你乃軍中一員,當聽我之將令!!”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銀龍壓境
“文子熹你忤逆上將,以下犯上,你雖為我大唐世子,但軍中法紀不可輕費!而鄧士載未能竭力相攔,有所失職,雖未釀成大鍋,但亦不可輕恕!!宇文恪你驍勇殺敵,我遣你為軍中都尉。從今日起,文子熹、鄧士載你等二人便為軍中馬弓手,聽候宇文恪吩咐!!”
趙雲此言一出,帳中諸將無不變色,宇文恪更是滿臉惶恐,跪拜而道。
“龍侯萬萬不可!世子殿下與鄧將軍雖是有過,但亦有功,如此重罰,於法不合!!”
趙雲劍目一瞪,精光迸射,氣勢駭然,怒聲喝道。
“文子熹乃我西唐世子,若有萬一,國將大亂,後果之重非你等能想!!我若不施以懲戒,日後若有再犯,時已晚矣!!誰人還有不服!!”
宇文恪早被趙雲的氣勢所懾,帳內諸將亦不敢多言。文舜喘息頗重,不過聽了趙雲這番言辭後,渾身一顫,單膝跪下,認罪道。
“末將服了,願聽龍侯將令!”
文舜說罷,鄧艾亦也認罪。趙雲見了,怒火遂褪去大半,氣勢收斂,喝退諸將。文舜、鄧艾紛紛告退而出。待眾人離去,趙雲神色一變,搖首嘆息道。
“世子殿下性子如此倔強,雖心思縝密過人,但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只恐遲早有個萬一。只望世子殿下,能明白此中道理罷!”
趙雲如此嚴懲文舜、鄧艾,軍中上下雖頗有說辭,但亦不少將士,看出此中厲害,替趙雲說了不少好話。不過趙雲在軍中威望極高,兼之文舜、鄧艾皆肯認罪,此事很快便是揭過。不過事後,軍中將士卻是極為欽佩趙雲如此強硬,竟敢將文舜、鄧艾直接從校尉之職,降到馬弓手,還要受宇文恪調撥。當然,眾人皆明白,趙雲是有意一挫文舜、鄧艾兩人的銳氣,憑兩人的實力,想必不久便能立下大功,遣回原職。
且說文舜、鄧艾被降為馬弓手,兩人皆無怨言。一日,文舜與鄧艾引一隊斥候隊伍來探臨賀。文舜一勒馬匹,居高而望,見臨賀城內軍心潰散,隊伍不整。文舜見了,眉頭一皺,與鄧艾謂道。
“士載你看臨賀城內,蜀人兵馬如此散漫。若是平日,有法孝直、馬季常等人坐鎮軍中,豈會如此?莫非臨賀城內,已有變故!?”
鄧艾聞言,神色一緊,連忙隨著文舜所指望去,果見城內蜀兵防備鬆懈,精神不振。鄧艾沉色思索一陣,凝聲道。
“殿下所料,大有可能。先前據蜀人俘虜所報,聶友雖將臨賀城獻了劉禪,卻仍遭法孝直、馬季常等人猜忌,更曾欲下死手將其殺之。想必法孝直、馬季常必是發覺聶友歹心,欲急除之。怎奈聶友深得劉禪之心,受得其庇佑。所謂君子難鬥小人。臨賀變故,或正因此人而起!!”
鄧艾這般分析,文舜刀目一瞪,其言正如他心中所想。文舜咧嘴而笑,與鄧艾對視,笑道。
“士載所言,正合我心中之事。時下正是奪取臨賀,擒下劉禪的大好時機!!當速與龍侯報之!!”
鄧艾亦笑,頷首附和。兩人遂勒馬引兵趕回,回到寨內來見趙雲。趙雲正於帳中思索計策,忽然聽聞文舜、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