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才你的意思是,想要我聯合孟德,一起共擊袁本初?!”
戲隆沉吟了一陣,然後很快就搖了搖頭。
“主公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嗯?難道你覺得,我和孟德聯手,亦不是袁本初的對手?”
戲隆臉色極為凝重,又是再次搖頭。
第四百三十三章 制定大策(中)
“非也。若是主公和曹操聯手,雖沒有十成把握擊敗袁本初,但起碼亦有四、五成。但是主公有沒想過,若是袁本初一敗。那主公和曹操,為了爭奪冀、青、幽三州,必定會有一場大戰。曹操此人,高深莫測,善於奇謀,行事果斷,乃是絕世梟雄,手下謀士、猛將多如牛毛。若主公與他大戰,必定是兩敗俱傷。而在主公和曹操大戰的期間,其他諸侯正積蓄勢力,隔岸觀火,坐等漁翁之利。最後再找準時機,剿滅主公和曹操這兩大心腹大患!
而只要袁本初一日還存在,各諸侯的目光都會被其吸引,忌憚於他。這樣一來主公才可趁此積蓄勢力,在未來爭奪天下。若我猜得不錯,曹操定是亦有同樣的心思。”
文翰聽後,呼吸略顯急促、沉重,沉默了一陣子,在這一段時間內,在文翰腦海中飛躍過許多畫面。
“我與孟德遲早一戰。不過,若是讓一些陰險小人從中得利,絕非我之心意。既是如此,志才,袁本初那邊我又該如何對付?”
“袁本初雖是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受天下士子追捧,其麾下亦是人才濟濟,未來更是可能成為北方的霸主。不過,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傲,在他眼中天下諸侯皆是螻蟻,唯有他袁本初才是真正的雄主。他輕視於天下群雄,有朝一日必定會因此吃下苦果。
而比起主公,我想他更傾心於先滅曹操。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主公還需做好準備,在臨近冀州一帶,加強防備,增加兵馬守護。”
有關袁紹為何更願意先對付曹操的理由,戲隆並沒有說得太明。不過文翰卻是心中明白,理由無他,袁本初根本就看不起他文不凡。反之他一直都對曹操有不少的忌憚。
“未來幾年天下的走勢會越來越緊張。志才,取了幷州後,下一步我該當如何去走?”
戲隆聽文翰忽然問道,暗暗地點了點頭,文翰若想爭奪天下社稷,那目光就不能僅僅過於集中在眼前之事,要放得更長遠更長遠一些。
“主公心繫大局,這才是雄主應有之色。眼下主公應將對呂布的仇恨放下一邊,而且呂布此人背信棄義,遭盡天下人唾棄,主公何愁沒有機會手刃此人。”
戲隆頓了頓,腦電波迅速轉起,天下的大圖好似出現在戲隆的腦海裡,戲隆話鋒一轉又道。
“如今北方一帶戰局幾乎穩定,不出預料,袁本初會成為北方的最大雄主。而曹孟德得了兗州後,若想在擴張勢力,必會在豫、徐兩州選擇。而南方一帶,袁術、劉表、孫堅三頭猛虎暫時陷入僵局,南方可暫且放到一邊。
而當下會令天下大勢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關鍵是在西邊。一山不容二虎,董賊餘孽,李催和郭汜在長安各領重權。聽聞李催在數月前將樊稠殺害,奪其兵權。樊稠和郭汜歷來交好,這是天下皆知之事。李催殺人奪其兵權,郭汜定會因此而對李催生出忌憚之心。兩人關係越來越是緊張,只要有人加以利用,在其上點上一把火,兩人必定反目成仇。如此,長安必亂。而到時當今聖上的何去何從,就會成為天下大勢走向的關鍵。”
文翰眼眸不斷在散發著晶亮的光芒,同時腦海裡瞬間好似已聯想到戲隆的話中之話。
“志才,你是想我趁長安大亂,救出當今聖上!?”
戲隆微微一笑,重重頷首。
“只要主公能夠在此之前,將幷州穩定,囤積糧草,徵召賢才,再徵兵士,將大軍擴充到十萬。如此,足可保住聖上週全,重建朝廷社稷。只要主公能將聖上把持在手,就可挾天子而令諸侯,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挾天子而令諸侯…”
文翰喃喃了一句,戲隆果然是為他定下這條大策。在歷史中,曹操正因挾天子而令諸侯,據著正理大義,兵馬所至之處攻無不破,且天下賢才俊士無不往曹操身邊聚集,如此才奠定了他一生的輝煌。當然這其中,曹操的雄才大略,謀略才智,用人有道才是至關重要,不過亦不能否認,挾天子而令諸侯,讓曹操平定天下的霸業走得更為暢順。
文翰瞳孔不斷收縮,腦念急速飛轉,凝重著臉色沉聲道。
“只怕志才想到的,亦有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