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徐庶為人如何,他又豈會不知,此中必有不可示人之事。諸葛亮想了想,默默地投眼望向劉備。劉備發覺諸葛亮眼神望來,心裡一緊,連忙喝叱張飛,以掩蓋心裡慌意。
“三弟不可造次!!當初若非元直相輔,孤早被曹仁大軍攻破新野,擒為階下之囚。豈有今日光景!?何況當初曹老賊,以元直之母相脅,元直為赴孝義故而離去。後來聽聞,文不凡卻早將元直之母護回河東,侍養在府。元直故而奔赴。孤料元直定為報其之恩,方才入仕於其麾下。元直無負於孤,孤卻深受其恩,他日若能相見,不可絲毫冒犯,當以禮待之!!”
劉備此言一落,一眾文武聽得,皆嘆劉備仁義。諸葛亮見劉備生出幾分哀色,心裡一緊,連忙出言安撫。劉備回想舊事,竟就淚流而下。眾人見之,無不動容。
半響,劉備淚止,又是憂心忡忡地嘆道。
“元直有經天緯地之智,若其盡心相輔,為文翰出謀劃策,只怕我軍危矣。”
諸葛亮聞言,輕笑搖首。劉備見之,臉色一喜,連忙問道。
“莫非孔明已有計策應付?”
諸葛亮拱手一拜,凝聲而道。
“主公不必多慮。徐元直才高八斗,普天之下少有人是其敵手。可亮與之相熟,他之計策,卻瞞不過亮。徐元直昨夜夜探我寨,必有意起兵襲之。”
諸葛亮話還未說盡,張飛心裡一急,便張口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