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我軍新敗,彼軍兵鋒正猛。今只宜按兵不動,申報丞相,起大兵來征剿,乃為上策。”曹仁聽言,略有不喜,冷聲而道。
“不然。今二將陣亡,死折許多軍馬,此仇不可不急報。此事若傳回洛陽,你我顏面全無!更何況量新野彈丸之地,何勞丞相大軍?”
“兄長豈能因個人臉面,而罔顧大局。劉大耳雖是勢微兵少,但此人麾下能人不少,潘、張太史、華四將,皆有萬夫莫敵之勇,於萬軍之內取敵將首級,如囊中探物。前番又有細作報來,劉大耳麾下來了一員能人。此人深不可測,二呂之敗,我料因是此人所設計策。劉大耳得此人相助,如虎添翼,不可輕視。”
“純弟你素來敢戰英勇,今日豈會說這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喪氣話!難你對大耳賊心怯!”
曹仁忽然厲聲一喝,劉備自舉事起,少有勝績,大半生顛沛流離,過著被人處處追殺的日子。特別劉備每逢遇到曹操這方勢力,必然吃癟敗退。因此,在曹氏將領眼中劉備不過是跳樑小醜。曹仁乃曹操麾下武將之首,若是二呂兵敗之事傳回洛陽,曹仁名望必然一落千丈!
因此,曹仁一心要得一場大勝,以蓋此恥!
曹純並不知曹仁是怕其地位受到動搖,才會如此。只見他微微搖首,即又言道。
“所謂知彼知己,方能百戰百勝。弟非怯戰,實乃恐不能必勝耳。”
此時的曹仁哪裡聽得進勸,反而怒火頓生,暴聲吼道。
“純弟言下之意是說我非是那劉大耳對手麼!!?我一生隨丞相征戰天下,從無敗績,眼下若我不能生擒劉大耳,絕不回洛陽!”
“不好!哥哥這倔脾氣又來了!此時丞相不在,只怕無人能勸!”
曹純未想到自己的這番話,反而激起了曹仁的脾氣,眼神一驚,暗付一陣後,忙說道。
“哥哥若去,便留下某來堅守樊城,以防不測。”
“不可!我正欲你一同隨我而去,親眼看我如何擒住那大耳賊!!”
曹純無奈,多勸無用,不得已只得與其兄曹仁點起二萬五千軍馬,渡河投新野而來。不過同時,曹純唯恐曹仁含怒而去,以致大敗,暗派人傳令洛陽報之曹操。
曹操收到曹純之報,得知曹仁含怒而攻新野,頓時就是大驚失色。曹仁此人統兵有道,深熟兵法,乃是一員難得的帥才。也正因如此,曹操才將曹仁提拔至武將之首,多交予重任予他。但人無完人,曹仁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傲。若是曹操在其身邊,曹仁還知幾分收斂,若曹操不在,曹仁這個缺點有犯,定會釀成大禍。
曹操對曹仁熟悉無比,當即派許褚引一部快騎,帶上他的親筆書信,趕往新野。卻說曹仁忿怒,遂大起本部之兵,二萬五千兵馬,翻天覆地般星夜渡河,意欲踏平新野之地。
且說劉備得勝回縣不久,心中正喜得之徐庶這一濟世之才輔佐,日後建造大業有望。而徐庶展露才能,潘鳳、張飛、太史慈等將皆佩服無比,甘願受其指揮。
劉備雄心大作,在新野加緊招兵買馬,一邊提防曹操,一邊心裡暗算著如何從劉表那裡奪取轄地,儘早蓄積大勢,圖謀天下。
就在劉備費盡心思,計劃日後之事時。徐庶忽然來尋,稟告劉備。
“曹仁屯兵樊城久矣,其意乃為曹操下江南,而做探風。曹仁乃曹操麾下大將,名望之高,威震其軍中上下。除曹操之外,將士最是敬重者,當屬此人。正因如此,曹仁心中有傲,絕不容許名望有損。主公素來遭曹操所克,曹軍上下皆輕視主公。今番二呂被殺,其兵馬大多被主公所擒。曹仁心感失威,必起大軍來戰。以求得一大勝,誅除主公,以蓋先前之恥。”
劉備一聽,頓時大驚失色,曹仁用兵如神,乃天下有名的常勝將軍。劉備唯恐新野,受其兵馬傾覆,忙問道。
“曹子孝此人,深懂兵法。昔日我曾聽曹操親言,若論行兵打戰,即使是他,也不一定是曹子孝的對手。此人用兵之能比曹孟德更勝一籌。軍師,我當何以迎之吶!!?”
“呵呵。主公不必慌張。我自有妙計應付。”
徐庶目光晶亮,一副胸有成竹的態勢,劉備見狀,連忙問道。
“軍師竟已是有計,快快說來。”
徐庶燦然一笑,給人一種就算天塌,他亦有計策解救的奇異感覺。只聽徐庶緩緩而道。
“曹子孝含怒而來,怒則生亂,亂則易錯。他之才能,只怕未能發揮七八。竟是如此,主公又何必驚慌。且曹子孝盡提兵馬來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