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孫策回到壽春後,如約將和氏璧奉上,當袁術雙手顫顫地從孫策手中接過和氏璧時,臉色極為複雜,激動、瘋迷、不可置信、**暴漲,一連狂笑不止。
孫策和周瑜相視一眼,齊齊跪下,竟慫恿袁術即刻稱帝。
“主公,你出自袁氏一族,袁氏四世三公,門徒滿天下,袁氏聲望無人能及。當下漢室沒落,戰火連連,百姓皆處於水生火熱之中,無不在望有盛世明君,能帶來太平盛世。
主公坐擁淮南、汝南、南陽三郡福地,威震江南,深得民望。此時又得傳國玉璽,此乃承接社稷大器之天兆。還望主公順天之意,即日稱帝,挽救蒼生!若不如此,就是逆天而行,必遭大禍!”
周瑜凝聲正色,一番話說得袁術心花怒放,激動不已。不過袁術還是壓住心中的衝動,故作推搪。
“不可!我袁氏一脈,深受皇恩。怎可因漢室一時微弱,而取而代之。更何況我雖受江南百姓追捧,但此下揚州之地,尚有賊子作亂,若一日不除賊子,民心不安!”
“主公明理,實乃屬下之福,江南百姓之福!主公,孫長沙歷來對主公欽佩不已,時常與我等言你乃天下雄主。今日將玉璽奉上,其意就是望主公能承天下氣運,稱帝救世!
若主公有意,孫長沙必定竭力相助,死而後已!我有一信,乃受孫長沙之拖,帶予主公。”
周瑜從懷中拿出一封密信,遞向袁術,袁術眼眸好似發著幽光,一把奪來,開啟就看。此信中,孫堅表明願,竭盡所能,聚江東豪門,擁護袁術稱帝。
這封信,令袁術的那份**衝動,頓時變得旺盛無比。袁術幾乎是死死地壓住,仍言道。
“孫長沙對我忠心耿耿,這我自然清楚。只是稱帝一事,茲事體大。揚州一日未定,稱帝之事便是遙遙無期。”
“主公何須憂慮。屬下有一計,可平揚州兵亂!”
“快快說來!”
“主公!竟然孫長沙有意擁護主公稱帝,主公何不借其之手,讓其為你平定兵亂。孫長沙勇猛過人,麾下勇將如雲,又得江東豪門所助,若他願為主公平定揚州,主公何愁大業不成!?”
袁術心頭一陣湧動,幾乎就想拍定,不過很快又沉下臉色,皺著眉頭道。
“只可惜,孫長沙連番大戰,麾下兵力、糧草幾乎耗盡。如此,縱使他有天大的能耐,也難以平定揚州兵亂啊。”
周瑜星目剎地一亮,平靜又言。
“主公,孫長沙為人忠烈。若主公想其死心塌地追隨於你。何不重信於他,以表主公胸襟大氣。”
“周公瑾,你言下之意,是要我借兵借糧予孫文臺!?”
“屬下自知身份特殊,需要避嫌。但此一時彼一時,時下天下各地諸侯各在混戰,如此不正是主公稱帝的大好時機?以主公名望,一旦稱帝,天下俊才必定蜂擁來投。主公秉承大義,趁各地混亂,積蓄勢力,待其戰個兩敗俱傷之時,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一征討,如此不需多年,天下便盡落於主公之手。
只是眼下時間緊迫,主公必須儘快平定揚州兵亂,而主公麾下有此能耐之人,非孫長沙莫屬!”
周瑜一番智謀慧言,說得袁術一陣天旋地轉,腦中思慮幾乎都在跟著周瑜在走。袁術聽罷,沉靜了一陣,而周瑜和孫策兩人皆是平靜著臉色,絲毫未有催促。
“孫伯符勇猛無雙,此等虎兒,誰人不喜,必定多加保護。孫文臺竟敢將其虎兒送予我手,足可見其忠心。而且,那周公瑾亦是智謀過人,才學非凡,他將其送來協助於我,定是想要借其智謀,助我成就大業。
孫文臺待我如此,若我還處處提防,豈不是寒了忠士之心!”
袁術在心中默默腹誹,隨後眼色一震,便是下定了主意。
“好!我這就令人準備三萬精兵,糧草十萬,擇日就送予舒城!至於稱帝之事,暫且擱置吧。好了,此時已是夜深,你等二人先行退下吧。”
袁術雖說如此,其實心中已有打算。周瑜和孫策拱手接令,緩緩退出。待兩人走出後,周瑜、孫策眼中皆有濃濃喜色,相視一笑。
於此,袁術決定借兵借糧予孫堅,令他平定揚州兵亂,此事一出,其麾下文武皆是一片譁然。眾謀臣紛紛進諫,言此舉多有不妥,更甚者還直言,袁術此舉無疑是助虎生威,必遭滅頂之禍。
只是,袁術一心思,全在稱帝之事。而他若要稱帝,必要先平揚州,穩定民心。而因為,袁術見時機還未成熟,在他麾下仍有不少忠於漢室的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