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差矣。吾等皆為朝廷命官,手拿朝廷俸祿,受朝廷大恩,誅除奸臣,乃吾等分內之事,又何須一個謝字。吾不才,袁氏一門受皇恩四世,願為滅董聯盟下的馬前卒,為聯盟拋頭顱灑熱血,只願能早日救出正在洛陽遭受董狗折磨的聖上。”
袁紹一番正義泯然的說辭,頓時贏得不少人的喝彩,袁紹眯著眼睛,連連謙虛,眼中卻暗中向榮陽太守王匡瞟去眼色。
王匡心領神會,待各諸侯各說其辭,已表其大義之心後,帳內稍是安靜時,驀然張開了口。
“常言道虵無頭不行,鳥無翼不颺。今奉大義,必先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諸公認為如何?”
王匡話音一落,頓時帳內各個諸侯都是一怔,相顧而望。曹操眼睛一轉,在剛才他已留意到袁紹暗中給予王匡的眼色,而且袁紹從一帳內時,眼睛就時常瞟到中央大座,看來他對這盟主之位,勢在必得。
而這裡,又以他的身份最為尊貴,雖然曹操亦想坐這盟主之位,但他畢竟出身宦官之家,想必在各個諸侯心中,袁紹的地位要比他高出不少。曹操明白這點,便想開口,來個順水推舟,舉薦袁紹,也好賣他一個人情。
不過就在此時,在曹操座下的文翰,卻說出了讓曹操一陣心驚肉跳的話語,:。
“吾認為,曹孟德於洛陽獨身刺董,將生死置之於外,此乃勇義。而又在陳留,首當而立,在董狗時勢最盛之時,廣發檄文,邀諸公共舉義師征伐董狗,此乃大謀大略。曹孟德,勇義謀略共俱,應為這聯盟之主。”
文翰的話,宛如無數道晴天霹靂,在帳內肆虐爆開。許多諸侯都是臉色一怔,默默地低頭沉思。而袁紹眼睛瞬即閃過一陣猙獰之色,不過卻很快恢復,正想開口說話,哪知在右席倒數第二的位置上,一生得極為威武,虎頭魁身,雙臂宛如有撕熊殺虎之力,虎目內霸氣泯然,在十八路之中顯得尤為顯眼。
此人正是長沙太守,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孫文臺。
“文冠軍所言,甚是有理。吾亦認同。”
簡潔而又有力的發言,孫堅話不多,但卻足夠表明其意。文翰、孫堅的發言,這讓不少人也不禁紛紛附和,分別又有東郡太守喬瑁、兗州刺史劉岱開口同意。
曹操心中一陣一陣地狂跳,而袁紹卻是心中惶急起來,連忙又向王匡打去眼色。
“哼,曹孟德雖有勇義謀略,但其畢竟出身宦官之後,又怎能做吾等義師之盟主。吾認為,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又是漢朝名相之裔。先前在董卓劍下,不畏強勢,公然為義而抗,勇義絕不遜色於曹孟德,加上其出身尊貴,應為盟主。”
“王榮陽所言甚是,吾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血脈尊貴,而吾兄素有大才,理應為這義師盟主。”
汝南太守,袁紹之弟袁術,在此時亦是開口說道。袁術雖是如此在說,但心中卻是不屑,其實在他心裡,他更認為自己才應該去當這盟主之位。只可惜,他的聲名遠低於袁紹、曹操二人。但曹操和袁紹二人,他當然要支援袁紹,畢竟袁紹與他同樣出身在汝南袁氏,:。袁紹得大位後,他亦可向袁紹爭取不少名利。
“呵呵。英雄不論出身,想當年漢高祖劉邦還不是一泗水亭長,最終一樣能取得天下!更何況,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出身與能力並不掛鉤!”
文翰刀眸露光,嘴中呵呵在笑。他這一番話,頓時就令場中不少出身亦是不高的諸侯,紛紛認同。
公孫瓚雖出身貴族,但因母地位卑賤,初時只當了郡中小吏。所以對這血脈之論尤為痛恨,正想開口表示自己願站在曹操一方,但在他背後的劉備,卻是察覺,走到他耳邊低聲說道。
“師兄,袁本初勢大,且佔據河內之郡。日後定會染指北方一帶,現今師兄勢力未定,還不宜與他翻臉。不如,先賣個面子與袁本初。”
公孫瓚眯了眯眼,想了一陣後,暗暗地點了點頭。隨後便發言站在了袁紹一方,文翰微微一怔,沒想到這公孫瓚竟會支援他未來最大的敵人。公孫瓚發現了文翰的目光,無奈地聳了聳肩膀,然後又對文翰露出了一個人畜無害的笑容。
於是除了曹操和袁紹外,十六路諸侯為了盟主之位,爭執不斷,場面可謂是一片混亂。
“諸公!諸公!莫要在為此事爭執,吾等皆為大義而聚,理應齊心,否則如何面對董狗的三十萬涼州大軍?老夫有一想法,諸公聽聽可否可行。”
驀然,徐州刺史陶謙吆喝了幾聲,眾人見是以老好人著稱的陶謙在喊,不覺個個地停下了嘴。陶謙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