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去做文翰安排之事。文翰又與關羽商討了一陣,有關黑風騎作戰的優點與缺點,關羽作為黑風騎的統領,當然希望黑風騎能夠不斷地變強。當中,文翰又特地吩咐關羽,馬鞍馬鐙這新奇的物件必須做好保密措施,令黑風騎嚴格保管,若是在作戰中,有人犧牲,旁邊之人亦要把其回收。
文翰知道,在這亂世,日後的戰爭會時常發生,馬鞍馬鐙遲早會被某些諸侯得手,而流行開來。畢竟百密終有一漏。但文翰深知此乃,黑風騎的最大優勢,能保密多久,就儘量保密多久。且黑風騎早早擁有,到時當馬鞍馬鐙流行起來,其他騎軍亦無黑風騎熟練,戰鬥力總會低黑風騎一籌。
文翰想了想,想把騎射作為黑風騎的最重發展方向。偉大的成吉思汗,以騎射立國,打遍半個亞歐地帶,以騎射作戰的重要武器。而當時又因有馬鞍馬鐙的誕生,騎射才得以發展迅速,有了馬鞍馬鐙,能使騎馬之人,坐在其上,更加的平穩,不會顛簸斜身。
文翰把這想法一說,關羽立即認同,作為當世罕有的虎將,關羽本身箭藝就不差,雖說不是精於射箭,但亦能在千米之內奪人首級。
文翰和關羽開始討論其訓練的構思,最後由文翰敲定,每日每個黑風騎,騎馬必須射出千箭,以木頭人為靶,一開始準備率必須維持到五成以上,隨著訓練的日子準確率不斷提升。待騎射成熟後,又分別以風向練習,仰射、平射、俯射等等,最後再換地形練之,務必要把黑風騎打造成一支在何時何地都能作戰的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