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研究一些別的其它農事。
子蘿見之便也在一旁不時不經意的向子樹和餘華他們說了一些現代農業上的理念,而子樹和餘華他們也不時在子蘿的“童言童語”中得到啟發,於是,他們研究起這農事就更加熱情了。
餘華在子蘿她們家可以說得上是樂不思蜀了,這不僅有好吃,好喝的,還有跟他志趣相投的子樹,而且子蘿她們還都是極好的孩子,很得餘華他的心。然而,這天底下卻沒有不散的宴席,餘華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他也不得不提出了告辭。
第一百九十九章 建新房
因為,餘華他還要回京城去給皇帝報告這稻田養魚的事情,把他在稻田養魚上的筆記帶回去,再推廣這稻田養魚,這些事都不是能拖的。
餘華走後好幾天子蘿她們都有點失落,畢竟這將近半個月來,子蘿她們和餘華相處的也是極愉快的,還有,子樹,子軒他們更是在餘華的指導下在學業上有了很大的飛躍。
古語有道,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
子樹,子軒他們在和餘華的交談中,他們往往能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而且餘華給子樹,子軒他們講的知識也有很多知識是子樹,子軒他們在書院沒有學到過的。
透過餘華的指點,子蘿她們也更加清楚了現在子樹,子軒的實力。
子蘿她們知道子樹,子軒如果要參加明年三年一次的秋試的話,子樹還有可能會考上,但應該也是夠嗆的。至於子軒,他要考舉人應該還要等些時日。
一番考量,子樹便也決定暫時不參加明年的秋試了,再等幾年到時候再和子軒一起去考。
畢竟,以子樹現在的能力參加明年的秋試到底是倉促了,而到時候考個不好的名次,這名次也會影響到以後的春闈,這倒不如和子軒一樣再等個幾年再去,這樣子不僅可以繼續和子軒一起學習,兩人相互探討學問共同進步,子樹還可以有時間和子軒一起到周圍去走走,遊歷一下,增加些見聞和閱歷,這些都是餘華覺得子樹,子軒他們所缺少的。
同時,子樹和子軒還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他們暫時不到縣學去了,只定期去縣學參加夫子們的考核,再把功課帶回來就可以了。
一來,現在離子樹,子軒他們參加秋試最少還要等四年,沒必要四年都在縣學裡上課,這倒不如聽從餘華的建議多出去走走,多做些事情,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
子蘿她們也打聽過了這縣學的夫子們也大多是舉人出身,而且一般名次還不怎麼樣。不過這也能理解,這能考上進士的哪個不是去當官了,就是不當官也肯定有比這到縣學更好的出路,更何況這青陽縣的縣學也不是什麼出名的。就是考上舉人的,這也有不少捐了個官做的,就是不濟些的也能做給富人家做西席,這收入還不是比在縣學要來的好。所以這縣學的夫子的水平嘛也就是個舉人的水平,而且還是些不怎麼出色的舉人。說句自大的,子樹,子軒他們自己學習,再不時“實踐”一下,到處闖闖,這能收穫到的東西可能比在縣學裡閉門造車四年還要來的大。
再者,子樹,子軒他們都覺得他們都去了縣學到底是不放心子蘿她們幾個在家,更何況家裡有很多事情要做,這些也都離不開子樹,子軒他們這兩個頂樑柱的。
當然最令子樹,子軒他們和子蘿她們下決心暫時不去縣學的是餘華也同意了子樹,子軒他們暫時不去縣學的決定,還承諾說他會每個月都會定時給子樹,子軒他們寄些功課過來,再給子樹,子軒他們推薦些要讀的書。而子樹,子軒他們有什麼不懂的也可以去信問他。這有名師在這,雖然不能像一些人家的西席一樣時時指教,但這幫助也是很大的。
還有一點,子樹,子軒他們都沒有說出來,但大家也都知道的是她們幾兄妹都捨不得大家。
子蘿對於這個決定也是支援的,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子蘿也覺得子樹,子軒他們沒必要在縣學閉門造車,至少不用四年都在縣學。
子薇倒是覺得這去縣學是件好事,她雖然也不反對子樹,子軒他們不如縣學的決定,但也不是極贊成的,她覺得子樹,子軒他們還是要偶爾到縣學聽些課才好。
子樹,子軒為了讓子薇安心,便也決定這每月考核的時候都參加,而且這每次都會提前幾天去聽夫子們講課。
至於這是為什麼,因為,劉宏告訴子蘿她們這每個月的考核的前兩天,夫子們都會給學生們複習這一個月以來所教的東西的。子樹,子軒也覺得他們去聽這複習的課還是挺好的。還有參加這每月的考核,這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