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溫柔的嘹亮 作者:雨帆

堂他們這些人提倡幽默文學,應該說動機還是好的。我覺得起碼他們的動機是為了中國好,動機是善意的,所以我們看魯迅和錢鍾書在批評的時候,都把握了一定的分寸。現在有很多批評性的文字,其中有很多暴力性的語言,夾雜很多道德侮辱、人身攻擊,這是當前文風不好的一種表現。現在有很多人,批評文革也好、批評什麼也好,他本身就帶著文革的文風,對對方、對對方的文風、文理都沒有好好地研究、理解,就憑著閉門瞎想,給對方亂扣帽子,特別是在網路上,這種情況可以說是鋪天蓋地的。我覺得對年輕的人,特別是不是專門寫文章的人影響是很惡劣的。我們是中文系的同學,希望不要沾染這種文風。寫文章其實就是有助於自己身心修煉,文章寫不好,這個人心也不好。文章寫得好的人,不見得他的人格就好;但是文風不好的人,人格一定是不好的。這可以看得出來,在網路上,在文章裡就可以對別人大潑汙水、無原則地戴帽子的人,那他這種人一旦有了權力,那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總結一下錢鍾書先生這篇《說笑》,總結一下它的幾個主要特點。第一個是推理嚴密,論證透闢。這是它的第一個特點。它這五段文字可以說是環環相扣,一氣呵成,讀起來很灑脫。但是你經過分析就會發現灑脫中有法度,細微處見工夫。它既有現實的針對性,又有哲理深度和普遍意義。他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針對的就是三十年代林語堂啊、周作人啊他們提倡這個“幽默文學”,可是我們今天過了60多年讀起來,仍然有現實針對性。這說明它可以超越時空。好的文章是應該超越時空的。我在80年代的時候曾經發現魯迅的文章對我們沒多大用處了,魯迅說的什麼洋奴啊、什麼西崽啊,我們都沒有啊,但是到了90年代以後,我發現我這社會上的種種現象和魯迅先生筆下所寫的是那樣的酷似,所以今天,我們格外需要重讀魯迅,重讀中國現代文學。那麼錢鍾書這個文章呢,表現出一個學者力透紙背的嚴謹和那種高瞻遠矚的大家氣魄。以前還沒有人把錢鍾書這篇散文加以特別重視。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第二個特點,錢鍾書的這篇《說笑》材料豐富,左右逢源。我們看,他這文章的一個最大特點,或者是讓人佩服之處、讓我也佩服之處,是能夠打通古今中外,信手拈來,縱橫瀟灑。他既扯得遠,又收得攏。這篇文章一共引用中國古人的話3次,西方古人的話4次。啊,不到2000字的文章,引用中西人士的有關論述7次,從而把“笑”和“幽默”這兩個詞的詞義挖掘得淋漓盡致,使讀者享受到暢遊於知識海洋的樂趣。你讀錢鍾書的文章會長知識的,讀他的小說你都會長知識的。當你讀一個人的文章,你從他文章中長了知識之後,我覺得作為一個有良心的人,應該感謝作者。我總覺得我從誰那兒長了一點知識,我從誰那兒知道了一點東西,我應該感謝他。我覺得我們很多人都需要感謝錢鍾書的。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有淵博的知識積累外,更需要有靈活駕馭材料、打通知識壁壘的良好悟性。我們學術界也有很多大的學者,學富五車,如果有一個特別高水平的記者來問他,設計好問題,能從他肚子裡掏出很多東西來,但是他自己寫文章呢,他未必就能夠寫出什麼來。有很多人就是一個活的“藏書架”,就是一個“立地書櫥”,他這個肚子裡書很多,有10萬本書可能都讀進去了,但是呢,拿不出來。這也是我們教育上的一個問題。你光有,就好像一個電腦一樣,電腦光有大容量,你說我這電腦是10000G的,你10000G能裝那麼多,裡面都裝滿了,但是你這個作業系統很笨拙,這作業系統不靈,286的作業系統,那你裝那麼多東西有什麼用啊?人就像電腦一樣,一方面要大容量,裝好多好多東西;另一方面你能夠靈活地調動,“啪”一點,你這東西就能夠出來,說要什麼就要什麼,這才是一個一流的人才。我們說錢鍾書就是這樣的人才,我們現在把他叫做通才型的大學者。現在北大還有我們中文系,不也是實行這樣的戰略麼?我們應該培養通才型的人,不能把人培養成只會幹一兩種工作的當代打工仔。當然,我們現在社會需要千千萬萬的打工仔,但我覺得北京大學不能這樣,這並不是說要培養我們的精英意識,我們一方面要緊緊地立足於我們腳下這片土地,關心下層人民、關心下層社會,但另一方面你自己要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精英。你要對得起把你送入這個校門的那股力量,是很多很多力量把你送進這個校園裡來的,你要對得起這股力量,啊,你不能滿足於自己將來就是掙一碗飯吃。一個北京大學的人還愁沒有飯吃嗎?你如果從大一就開始考慮吃飯的問題,是可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