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俛也。與楊京兆書雲:“永州多火災,五年之間,四為大火所迫。”答許京兆書雲:“伏念得罪來五年,未嘗有故舊肯以書見及者。”則子厚自永貞元年貶,至是五年也。又有《為南承嗣請從軍狀》、《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送內弟盧遵遊桂州序》、《寄桂州李中丞薦盧遵啟》、《新作法華寺西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丘西小石潭記》、《小侄女子墓磚記》。
△元和五年庚寅
是年,有《與揚州李相公第二啟》、《與楊誨之書》、《說車贈楊誨之》、《送從弟謀序》、《讀韓愈所作毛穎傳後題》、《太府李卿外婦馬淑志》、《趙秀才群墓誌》、《下殤女子墓磚記》、《聞籍田有感詩》。
△元和六年辛卯
有《上西川武相公啟》、《再與楊誨之書》、《為柳公綽謝上表》、《祭呂化光文》、《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試大理評事柳君墓誌》、《同劉二十八哭呂衡州詩》。
△元和七年壬辰
有《賀皇太子箋》、《上嶺南鄭相公啟》、《弘農公左官三歲復為大僚獻詩五十韻》、《送崔策序》、《武岡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永州刺史崔君權厝志》、《祭崔使君文》。
△元和八年癸巳
有《逐畢方文》、《黃溪記》、《鐵爐步志》、《答韋中立書》、《呂侍御墓誌》、《祭呂敬叔文》。
△元和九年甲午
有《囚山賦》、《起廢答》、《段太尉逸事狀》、《與韓愈書》、《上河陽烏尚書啟》、《斥鼻亭神記》、《文宣王道州廟碑》、《南嶽大明寺律和尚碑》、《湘源二妃廟碑》、《處士段弘古墓誌》、《詔追赴都回寄零陵親故詩》、《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詩》、《汨羅遇風詩》、《北還登漢陽北原題臨川驛詩》、《界圍巖水簾詩》、《戲贈詔追南來諸賓詩》。
△元和十年乙未
有《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詩》,雲:“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裡外北歸人。”又《酬竇員外見促行騎詩》雲:“投荒垂一紀,新詔下荊扉。”蓋子厚之貶,至是十一年也。退之《墓誌》雲:“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皆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有《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詩》、《重別夢得詩》、《三贈詩》、《再上湘江詩》。其《贈別詩》雲:“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而夢得《酬贈詩》雲:“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蓋夢得初貶連州,後赴召,例授播州。子厚以播地遠,夢得親老,欲拜疏以柳易播,會大臣亦有為夢得言者,遂改授連州,故《詩》有“重臨”之語。子厚以是年三月徙柳州,六月到任。有《柳州謝上表》、《柳州舉自代狀》、《柳州上中書門下狀》、《雷塘禱雨文》、《萬石亭記》、《記柳州山水近治可遊者》、《志從父弟宗直殯》、《祭弟宗直文》、《先聖文宣王柳州廟碑》、《大鑒禪師碑》。大鑒者,佛氏之第六祖也。東坡居士雲:“柳子厚南遷,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嶽》諸碑,妙絕古今。……長老重辨師,儒釋兼通,道學純備。以謂自唐至今,頌述祖師者多矣,未有通亮簡正如子厚者。《唐史》:元和中,馬總自虔州刺史遷安南都護,徙桂管經略觀察使。……以碑考之,蓋自安南遷南海,非桂管也,可以正《唐史》之誤。”
△元和十一年丙申
有《井銘》、《祭井文》、《寄韋珩詩》、《別舍弟宗一詩》、《韓漳州書報徹上人亡因寄詩》、《聞徹上人亡寄楊侍郎丈詩》,按劉夢得《靈徹集序》雲:“元和十一年,終於宣州開元寺。”即此年也。《別宗一詩》雲:“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貞元年至是,十二年矣。
△元和十二年丁酉
有《代李朔襄州謝上表》、《復大雲寺記》、《東亭記》、《祭楊詹事文》、《朗州司戶薛君妻崔氏墓誌》、《箏郭師墓誌》。其志雲:“丁酉之年秋既季。”即是年九月也。
△元和十三年戊戌
有《平淮夷雅》、《上裴門下啟》、《上襄陽李僕射啟》、《與邕管李中丞啟》、《為裴中丞乞討黃賊上裴相狀》、《為裴中丞伐黃賊轉牒》、《上李夷簡書》、《答杜溫夫書》、《萬年令裴府君墓碣》、《襄陽丞趙君墓誌》。《上夷簡書》雲:“宗元曩者齒少心銳,徑行高步,不知道之艱以陷乎大厄。窮躓隕墜,廢為孤囚,日號而望,十四年矣。”《獻淮夷雅表》曰:“臣負罪竄伏,違尚書箋奏十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