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熟文字出現的前奏!
這兩個月來,全組人員晝夜不停做著挖掘工作,但卻一無所獲。童謠已經連著1個星期天天吃麵包,每天只睡3個小時。因為太累,剛才就靠著樹邊睡著了。突然被叫聲驚醒,她有些驚魂未定,擦了擦額角的汗水。
可能是這兩天一直想著古墓的事,才會做這麼個奇怪的夢吧還好只是一個夢可是,那樣的夢境,也未免太過真實了潤玉?真有這個人嗎?
“小童,小童你在哪裡,快來啊——”遠處劉教授興奮的尖叫。
“哦,來了——”童謠蹭的一下跳起來,拍拍身上的土,就往河流的下游跑。
“快快——”劉教授不顧形象的挽著褲腳,站下游的溪流裡,還不停的朝童謠在招手:“這裡——”
童謠迅速的跑過去。
“看,這個!”劉教授興奮的整個臉漲得通紅:“應該是從上游衝下來的,這兩天雨水多,河的水位高了不少。這一定是從王陵裡衝出來的,上游附近一定有墓穴入口!”
童謠一看,簡直驚呆了。一個長約12米的碩大的玉石棺,居然居然沿著溼滑的河道被衝了下來。玉石棺被卡在河道中央,劉教授一個人堵在那裡,憋的臉都發青了。
“你們都別傻站著啊,快幫我把它抬上來啊!”劉教授急得直跳腳。
童謠如夢初醒,來不急細看,立刻脫下鞋子,走入河道中招呼著周圍的人一起幫忙。
這個玉石棺最起碼也有好幾噸重,叫來了姚家山當地的起重機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這個石棺給架了起來。劉教授看著石棺晃晃悠悠的騰空移動,緊張的臉都發綠了,一路跟著跑。童謠也準備跟上,突然一腳踩到一塊硬物,痛的蹲了下來。
可能是河道里的小石子吧,童謠順手朝腳底下摸去。拎起來一瞧,居然是一塊白玉。童謠愣了一下,拿起這塊玉石對著陽光仔細端詳起來,上面雕刻著的是一個面具,耳朵很尖,眼睛突出的,口中伸出尖銳的牙齒,旁邊配以鏤空捲雲的花紋。
童謠本就是系裡最拔尖的學生,對考古學的狂熱愛好者並不亞於劉教授,再加上天資聰慧,使得她年紀輕輕,就已經掌握了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她一眼便認出這個面具的造型,就是標準的良渚時期,武士的典型形象。良渚時期的人類,認為這種駭人圖騰式的造型,可以辟邪,並且具有神秘的力量。這快玉質地緊密,顏色柔和沒有瑕疵,想必帶過它的人,一定地位非凡。
童謠的心跳開始加速起來白玉在陽光的照射下,居然一下化散了。童謠眼睛瞪得老大,那塊白玉化散成一股煙塵,瞬間消失在了自己眼前。
她呆立在那裡,而前方的劉教授已經急得脖子都發紅了:“童謠,你愣在那裡做什麼啊?還不快來幫忙!”
“哦,來了!”童謠猛地回神,甩了甩頭,趕緊跟上!
剛才那塊白玉是幻覺嗎?還是年代太久了,遇到空氣風化了?
正文第二章
幾個小時之後,玉石棺總算是被抬回了臨時的工作室,劉教授像撿到寶貝的小孩一樣,手舞足蹈圍著棺木轉悠。
童謠卻在一邊皺著眉,仔細端詳著這個大棺材不說話,神色越來越凝重。
沒過多久,劉教授從興奮中回過神來,也漸漸發覺了不對勁。兩個人都站定在那裡,各自悶不做聲
劉教授看了童謠一眼,他教了半輩子的書,從沒遇到一個學生,有童謠這樣的悟性,而且天生有股子鑽勁。她擁有常人都沒有的觀察能力和眼光,思維縝密,記憶力絕佳,任何文獻資料只要掃上一遍,都能記住。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她的知識淵博程度已經到達了一定的境界,缺少的只是實戰經驗而已。即使像自己這樣的老教授,有時候想不透徹時,也不得不低下頭來去問問她的意見。所以當他發現童謠神色不對頭時,他立刻意識到了,童謠一定是又一次先他一步發現了問題。
良渚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晚期,這口玉棺的確是良渚時期的東西。而且用料上乘,死者必定是個顯貴之人。可是這個棺木是整塊巨石雕造而成,上大下小,呈倒梯形。棺口密合度簡直天衣無縫,滴水不漏。石棺上的鑿刻的動物的紋樣,雖然經歷了幾千年的風化,卻依舊能看出手工之精湛。良渚時期,屬於青銅器發展的早期,雕鑿工具簡陋。說的更明白些,也就是說,這口玉石棺的確是良渚時期的東西,可是,製作工藝卻遠遠超出了那個年代應有的水平。
“小童,你怎麼認為?”劉教授神色很嚴肅。
童謠緊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