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的結尾確實沒有死人,那是因為殷憐把便當留在了第四幕的開場派送。
第四幕的開場,聖城無法允許賢者之都的繼續發展,於是暗中派遣間諜,甚至不惜要拉攏了年輕的魔法天賦者作為間諜,混入法師們的內部,試圖以這種方式獲取情報,然後在關鍵時候給對方致命一擊。
年輕的魔法天賦者混入了法師們之中,受到導師們的教導和養育,打探了各種法師方面的情報。但是受到法師教導的同時,他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動搖。他自小受到光明教會的洗腦,對於聖城和神明深信不疑,即使是覺醒了魔法天賦,也十分排斥。
結果聖城卻例外地不但沒有將他處以死刑,反而對他賦予了重任。
對於天賦者說,這顯然是他重新獲取新生的唯一救命稻草。
但是對於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人來說,作為間諜也遠遠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深入法師中之後,天賦者接觸到的是和原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世界觀和不同的故事,這讓沒有深入接觸過各種不同人群和社會真實一面的天賦者實在是無所適從。每時每刻接觸到的一切都在動搖著他的意志。
而這個時候,負責照顧這一批年輕的天賦者的人是凱嘉。
法師們看上去陰沉又冷酷,但凱嘉卻顯得陽光又溫柔。
孩子們在火堆旁訴說自己的經歷。
“他們驅趕我離開/奶奶把我藏在村外的草垛裡面/她徘徊在村口/每一天/每一天/充滿畏懼/卻又充滿希望/等候一個法師/來把我帶走”
“我不想離開家/不想離開爸爸和媽媽/不想離開親愛的奶奶/因為我就是她的一切/可是我沒有辦法”
“為什麼我是法師呢?我這樣深深地質問自己/我祈求賢者之都/給我一個答案”
另一個男孩子卻傾訴道:“我想要成為一個法師/出於自我的意願/我想要強大/打從心底絕望祈求”
“母親死去了/無處埋葬/惡人們/在世間逍遙/我向惡魔祈求啊/因為神從來不會回應”
“也許我們都是被放棄的人/所以我祈求擁有魔法/如果我擁有力量/我要讓所有惡人/為他們的惡行付出代價”
輪到間諜男孩的時候,他說出了自己編造的故事,有點忐忑,有點不安。其它孩子的故事都有些過於沉重,顯而易見地有些動搖他的心緒。孩子的信念本來是最容易被動搖的——他們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最容易打破老觀念。
事實上,他並沒有引人注目。
凱嘉溫柔而可愛,照顧著每一個孩子的生活。少年不止一次受到動搖,因此糾結不已。
“神啊/為什麼你要讓我的心動搖?”
“若魔法是純粹的邪惡/為何你不讓她在我面前展現她的惡?”
“信仰和良知/彷彿將我鋸為兩半”
“他們說/對魔鬼心生憐憫/是墮落的前兆”
“可是如果魔鬼有著她的臉/地獄也不見得可怕”
劇情到這個,觀眾席都顯現出了躁動。這樣的劇情,雖然表現形式和細節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說句實話,和法師王的結尾卻實在是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而這種劇情發展明顯讓許多看過《法師王》的觀眾覺得十分警惕。
雖然說吧,《法師王》的結局某種意義上還是滿符合歷史的,但是悲劇就是悲劇,符合歷史也不表示所有人都能坦然接受。事實上,恨不得抹消歷史來改變結局的天真觀眾不在少數——在馬蒂爾這種環境下,可沒有多少人真的在意歷史的意義。由於缺乏娛樂,賢者之都的很多人對於戲劇的沉迷幾乎是毫無理智的。
所以他們對於《法師王》的結局其實多數都是很不滿的,只是當時因為確實是歷史的結果,所以即使憤怒也很難發洩出來。
但是黑賢者現在還好好生活在賢者之都的,如果非要說這一部也會是一個壞結局,在場的觀眾可不會認同。
而隨著劇情的進展,故事明顯越發向著壞結局進展。
故事雙線進行,隨著幾次交戰,教會屢屢受挫,卻是暫停了對於賢者之都或者法師聚集地的襲擊。對於這件事,法師之中也懷抱著多種不同的態度,有人認為應該趁勝追擊,有人認為聖城不來找麻煩最好,協會也沒有必要自找麻煩,不過最後還是決定先收攏力量,一邊暗中觀察一邊猥瑣發育。
另一方面,凱嘉手下很快又增加了一批孩子,而小間諜也多次給聖城傳達了情報。凱嘉並沒有懷疑過自己養育的學生,而聖城則已經準備找一個合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