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一怔,心裡酸酸的。
徐嗣諄已和陶媽媽說起閒話來:“媽媽這些日子在做什麼?怎麼沒去看我?”
陶媽媽忙收斂了心神,笑道:“媽媽年紀大了,前些日子得了風寒,怕犯病氣過給四少爺,就沒去給四少爺請安。”說著,有小丫鬟端了茯苓糕進來,陶媽媽接過來親手放在了炕桌上,“這是奴婢親手做的,四少爺嚐嚐,還合口味不?”
茯苓糕香糯綿糖,裡面還夾著幾個葡萄乾,徐嗣諄笑盈盈地點頭:“好吃!”
陶媽媽笑著給徐嗣諄斟了杯清茶:“茯苓糕裡放葡萄乾,這還是您娘想出來的。四少爺要是覺得好吃,我以後常做給四少爺吃。”
聽說是跟著去世孃親學的,徐嗣諄又吃了兩塊。
陶媽媽就問起徐嗣諄去廟裡的情況。
“原先是準備在偏殿做水陸道場,濟寧師太見爹爹去了,就改在了大雄寶殿的後殿。四七二十八個人,濟寧師太的大弟子為首座,引領誦《法華經》,拜三昧水懺。”
如果父親不去,孃親的道場就會在偏殿舉行了。
想到這些,徐嗣諄言辭間流露出幾份失望。
如果母親不病就好了……
陶媽媽聞言眼底閃過一絲恨意,輕輕地嘆了口氣:“這要是家裡,何至於只有四七二十八個人,怎麼也得五七三十五個人!”
徐嗣諄搖頭:“可趙先生說了,太夫人在,不可超過那五七之數。”
“所以說還是在家裡好啊!”陶媽媽笑道,“在自己家裡,也不用這樣的講究。做個五七之數也不是不可能的。”又嘆口氣,“還好是侯爺去了,要不然,怎麼能改在大雄寶殿的後殿?也是我們大姑奶奶的運氣不好,遇到四夫人身體不爽利。要不然,太夫人也不會臨時決定到慈源寺去做道場,大姑奶奶的祭日也不至於這樣冷清。”
徐嗣諄聽了反而安撫陶媽媽:“不過是今年特別些。往年都是在家裡做!”
陶媽媽見他一副不諳世事的模樣,更是著急,略一思忖,問道:“四少爺,我怎麼聽說四夫人是聞了什麼花的香味,所以不好!”然後又道,“說起來,我們四夫人可是個文雅的人。喜歡自己擺弄水仙不說,還常讓那季庭媳婦按照自己的心願種些稀罕的東西。別的不說,就說那梔子花。那可是南邊的花,北邊輕易是養不活的。她專撥了銀子給季庭的媳婦,硬是讓季庭媳婦給養成了。還到處送人。弄得別人提起我們家的暖房就羨豔,說比那專供內宮的豐臺花房還要厲害。人怕出名豬怕肥,我聽了心裡直打鼓,生怕宮裡因此而責怪侯爺呢!”
太夫人一直告訴徐嗣諄行事要低調,不可張揚。他聽著陶媽媽的話,覺得與太夫人說的有幾份相似。認真地道:“媽媽別擔心。這件事我會私下跟母親說的。母親知道了,肯定不會再到處送花了。”他說著,腦子裡卻想著十一娘大驚失色的樣子,然後會露出心悅誠服的表情,感激他的提醒……他心裡就有小小的激動。
陶媽媽很是詫異徐嗣諄對十一孃的毫不防設。沉吟道:“四夫人是長輩,四少爺說話可要注意。要不然,侯爺會覺得四少爺對四夫人少了尊敬之意。我看,您要提醒四夫人,不如跟杜媽媽說,這樣一來,有了箇中間人,四夫人顏面上也好過些。”
徐嗣諄心裡隱隱覺得這樣不妥,想了想,道:“這樣一來,祖母豈不也知道了!”
“這您就不知道了。”陶媽媽笑道,“杜媽媽是太夫人身邊最得力的人,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她心裡有桿秤。要不然,什麼事都嚷到太夫人面前去了,好事還好說,要是不好的事,太夫人豈不早就被煩死了。”
僕婦們聽到些什麼,會以“報喜不報憂”為原則斟酌著說話,這些徐嗣諄是知道的。
徐嗣諄微微點了點頭。
陶媽媽眼底深處就綻出笑意,加了一句:“喜歡花草的人因為花草差點害了自己,這樣的波折,也算是善泅著溺於水吧!”
“去了陶媽媽那裡!”十一娘懶懶地依在迎枕上,“知道說了些什麼嗎?”
雁容輕輕搖頭,道:“當時遣了屋裡服侍的。不過,四少爺進去的時候還高高興興的,出來的時候卻是一副心思忡忡的樣子。回去後只勉強吃了幾口飯就說飽了!”
十一娘微微點頭,沉思道:“看樣子,得和趙先生說說才行!”
雁容聽了低聲道:“夫人,我看,不如找個藉口把陶媽媽送回她兒子身邊去……”
“你說,找什麼藉口好?”十一娘聽了望著雁容。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