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知縣,不算是官運亨通得讓人妒忌,但這成就也絕非一般人能夠奢望。明老太太點了點頭,“也不算是辱沒了他祖父的名聲。”
她又道,“不過,他能上任宜陽知縣,只怕少不得奉安在背後使勁,為的是照拂書院,也順帶著照應照應咱們家——我老了,有句說句,我們自家人是大可放心的,唯獨書院中的學生,怕有些年少不經事,仗著知縣是師兄,便浪蕩了起來,詡兒在這面上,還是要用心才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多少年鑄就的名聲,萬不能輕易毀了去。”
小張氏笑著點了點頭,“官人也是這麼想的,收到了傳中的書信以後,已經和書院內諸位教授都交代過一番了。”
明老太太甚為滿意,說過了外頭的事,又關心起了大兒子,“詡兒素來愛吃櫻桃,今日這櫻桃我看了好,這玩意得吃個新鮮,這幾日書院辯難,他著實辛苦。索性連我的份都送到書房去,讓他嚐個鮮也好。”
老人疼子,也在小張氏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