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小說:古代小清新 作者:博搏

是踮著腳尖,牽腸掛肚地關注著宋先生臉上的每一個表情,又是斜著眼覷著宋竹的卷子,直到宋竹給他做了個眼色,他才忽然醒覺自己已是有些失態,忙重又板上一張臉,希望宋先生沒有發現。

——不論宋先生髮現沒有,起碼他面上是沒露出什麼痕跡,把四張卷子都看了,倒是給了個讓蕭禹有些不平的結論,“《周易》蕭禹是新學,答得的確沒那樣好。不過《爾雅》上蕭禹答得更全面。”

蕭禹頓時就有些憤憤不平了:其實,說起來他進學日淺,也未必就有把握壓過宋竹,只是兩人畢竟是‘明爭暗鬥’的關係,他總是想著要全面將她壓制,在宋竹跟前才更有底氣。

反倒是宋竹卻沒什麼反應,拿了蕭禹的卷子就看了起來,“哦,你做得太著急了吧,干支日算錯了。”

計算干支是比較麻煩的事,一般來說都由天文博士計算,在黃曆上印發,在管束得最嚴格的年代,學習干支預卜該日吉凶,甚至是擅習天文陰陽的罪過。蕭禹沒來書院以前,也沒學過計算——這本身就是《周易》內的知識。是以今日一著急,就犯了個低階的錯誤,他不禁面上一紅,也拿過宋竹的卷子看了,“三姐是否學過《爾雅》已有一段時間了?這裡引原文時,卻是連錯了兩個字。”

兩小本來關係已有所緩和,現在互挑毛病,彼此間頓時又多了股硝煙味,宋竹蹙著眉,狠狠地看了蕭禹幾眼,彷彿有許多未盡之言都在這眼神裡了。蕭禹卻不管她,反而還有些小小的慶幸:算錯干支,終究還算是比較高階的錯誤,卻要比宋竹直接記錯了寫成白字好。

不想宋先生望著蕭禹,反而笑了,“那不是白字,是長輩名諱,粵娘才換了通假。”

蕭禹剛才卻沒想到這一層,他啊了一聲,一時窘迫無極:難怪宋竹剛才要瞪他,原來裡頭有這樣的講究,自己沒能事先體會,已是愚鈍了,還要說出來笑話宋竹,這是讓她辯解好,還是不辯解好?

好在宋先生脾氣好,反而為他解圍,“你連一字一句都記得清楚,終究記性還是好的。但對《易》,還是犯了淺嘗輒止的毛病……”

便把兩篇典籍連註疏的要點,又深入淺出、旁徵博引地給兩小說了一遍,蕭禹聽得如痴如醉,只覺得宋先生把最為晦澀煩難的周易,都說得極為清楚簡單,甚而對那些他本來不以為然的卦象,也有令人信服的解釋,讓他一心投入了學問的海洋中,完全忘記了別的事情。

一堂課上下來,天色已經向晚,宋先生收住話頭以後,又道,“《易》之一道,博大精深,然而終究於實務無用,除非大才,否則很難發祥為治世之道,你們之所以要學,是因為不能不懂,卻也不要太痴迷了。天下事雖然都可以歸結到六十四卦中,但六十四卦卻絕不能解決天下所有事情。”

蕭禹應聲道,“不錯,我等入學,當講究學以致用、學以濟世,從這點來說,《易》書淺嘗輒止,甚至《孝經》、《禮記》也都學過便是了,倒是《論語》、《孟子》、《中庸》、《爾雅》等,需要細心參詳。”

他剛入學宜陽時,想的只是從宋先生這大儒身上學些為人處事的道理,但幾個月下來,早已把自己當成了真正的學生,甚至在立身、立命的大志向上,都受到了宋學深刻的影響,早已不再是旁觀者的心態了。

宋先生笑道,“不錯,如今言必稱三代,其實三代之時,所謂天下,不過是如今的幾省之地,又如何能同今日的疆域相提並論?周禮周制若是真那麼好,今日豈非還是周天下?有些事,你們自己心裡知道就行了,不要跟著書院裡有些教授一樣,做夢都想搞井田制,那才是真走錯了路。”

這還是他第一次提到自己在學術上和書院教授的分歧,蕭禹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對學術界的一些紛爭,也有了深刻了解,聽到宋先生說法,不覺心中一動:“南黨推行南學,講的是變法、新義,北學就以復古、復禮為號召,復周禮的說法,在北學中並不罕見,前兩個月,關西大儒孫先生路過,在書院講學時,也說到自己回了家鄉以後,要復井田、行上古制度……先生的說法,倒是更靠近南學,和北學的核心要義,似乎分歧極大啊。”

所謂學無先後,宋先生一向鼓勵弟子暢所欲言,蕭禹想著今日除了宋竹以外,也無人在,有了疑惑就要問出口。可偏巧,此時屋外有人恭聲問道,“先生可在?學生王義,讀書不解……”

外頭才一傳來說話聲,宋竹便站起來拿過卷子,挑簾子進了裡間。蕭禹還沒反應過來呢,宋先生已道,“進來吧。”

王義並不是孤身來的,和他一起來討教學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